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韩素音:离开中国,就会枯萎

2012/11/20 14:08:53 |  8464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翻译是翻译了,但看不到。
      她这个人很明白。她说话很明确,很会讲话也很爱讲话,据说在国外演讲了 2000 多次,这不得了啊。我看很多外交官讲话,和她差得太远。她关心生活比较少,衣食住行,除开行,都不大讲究。她 1942 年到英国,我是 1945 年去的,她来接我,帮我安顿下来。在英国人生地不熟,她是最亲的。我当时在飞利浦工厂工作,在伦敦城外,她的医院在一条很繁华的大街附近,每周我进城,我们就去一家广东馆子吃担仔面,聊天。
      解放后她第一次回北京是 1956 年。我们在他爸爸家里等她。她是由对外友协的人接来的,在家里见了面。当时内外有别,国外是很吓人的,对外友协说不要待在家里,给她找了旅馆。第二天她又到家里来看了一次。她在燕京大学读过书,对北京很熟悉,也去了她以前常去的地方逛逛。
自从她的印度丈夫陆文星去世后,她还是受到些打击。尽管她从没说过想念他这些话,但电话里说起他的事,我觉得总是不大对。

      周光墉(韩素音堂弟,自传中提及的六弟)

      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爱祖国。抗战爆发时,她在英国读书,中断了学业回国,应该是坐船奔波了很久,先到武汉,再到重庆、成都。我还在读中学,第一次见到她,觉得很亲切。虽然以前没有见过,但我对我们的关系是很清楚的,而且当时学生的抗日热情很高,她又是因此回来,所以自然很亲切也很钦佩。
1956 年她第一次回国的时候,我刚好在北京出差,所以也碰到了。当时正在提“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她很感兴趣。后来她回国,每次都来看她的三叔,也就是我父亲。她母亲回国后,她父亲一个人在北京,我父亲和哥哥经常去看望,她对我父亲感激牵挂。我父亲研究家史、族谱,她都做了记录,也就她愿意听。
      改革开放后,她多次安排我出国考察,因为我当时在邮电管理局工作,也就是现在的电信公司,她安排我去看国外的大公司,德国西门子、美国 AT&T,还有比利时的公司。她主要是想帮助祖国的建设,因为国外的通信发展快,而我们要搞现代化,但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电信现代化,不知道如何小型化、自动化。我对她很感激。
     
朱炯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授,韩素音多年好友,2003 年在瑞士访问过她)
3 号中午,对外友协通知我韩素音去世的消息,我觉得很难过。我们见过 5 次面,她大我 16 岁,又是名人,却和我毫无隔阂。如果说刚认识时我还觉得面前有一堵墙的话,后来这堵墙就因她的诚恳而消失了。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 1993 年 5 月,在奥地利参加欧洲英语国家文学研究会。会议的规格颇高,有 4 个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参加,共 400 人与会。我代表当时的杭州大学参加。按常规,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是半小时,但不知为什么大会破例让韩素音讲了 1 个半小时。她的演讲很有魅力,这么长时间,内容很实在,其间掌声不断。当时,在格拉茨的奥地利华人商会听说韩素音来了,请我帮忙联系,想听她谈谈当时中国的情况。韩素音在经过研究会同意后去了,研究会执行主席委托我陪同。韩素音给侨民做了整个下午的演讲。讲完有很多人提问,我记得有人说,周总理在“文革”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直接向毛主席提建议。她的回答我印象深刻,她说:“有时候我们不了解政治家,他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大家。当时他不得不如此。”她讲的不是一般政治家所讲的,而是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道理。
      那次会议上我代表杭州大学邀请她来访问,12 月她就来了。当时省里的领导都接见了她。在杭大做讲座的时候,礼堂里人山人海,另外还做了一个主题为正确理解国家形势的小型座谈。她还在杭大设立了中外文化交流奖励基金,但四校合并后取消了。
      我和她聊得最久的一次是在洛桑,回来后我写了《在瑞士访问韩素音女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