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卡”,引领移动消费新模式的“神州行”,全都是华为在短期内自主研发新业务的例证。其实,华为的各种新业务都是在主设备上加载软件完成的,其技术难度不算特别大,但是,能不能始终紧盯着市场的脉络不放,能不能一丝不苟地把软件的功能做得扎实、界面做得友好、操作做得简便,这就得看研发的实力了。
当然,第一个进入市场并不能永远保证成功,一个新产品的推出,由于其技术的创新性,往往需要配套的技术支援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典型的案例是EMI最早研发出了CAT扫描仪,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该公司却需要被人收购才能获救。
减少资源/人力的浪费
新产品的研发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一个设计得再好的研发方案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总避免不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被迫调整甚至取消。然而,许多项目的取消或调整是在大量资金注入之后进行的,此时已经太晚了,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本是可以早一些做出的。有关取消或调整的必要信息或是已知的也或是可知的,只是没有人提出正确的问题或没有人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已。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公司较早做出取消或调整的决定,那么在那些没有投入市场的产品上所浪费的便要减少许多。一流公司在计划与制定规格阶段之后取消产品研发项目可把浪费缩小到1.l%,而其他公司则往往造成19.2%的浪费。换句话说,有着较好决策过程的公司在产品研发上花费较少,而又会得到可观的产出,因为他们在不能投入到市场的产品上浪费较少。
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人,我们在外面做项目,常听到研发部门负责人抱怨,日常的研发工作都抽不出人及时完成,又何来的新品研发?很多公司由于缺少完成关键任务所需的合适人才,或是人才不够用,而不能达到项目进展的里程碑。有些项目是在研发过程中被取消的,原因是研发资源另有它用。人们就是这样在项目间转来换去,一方面造成效率大减,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典型情况是,很多公司启动了太多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研发项目,然后在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时才大吃一惊。另外,资源分配的无效性也常常是导致失败的一个潜在原因。
可以看出,从不同的维度,高效产品研发过程化解了高效率和高质量这对看似而非的矛盾,并带给企业优势。
高效产品研发过程:如何来做
实际上,前面在谈到高效产品研发给企业带来的优势时,就已经谈到了高效产品研发涉及的几个方面。对于研发管理的认识和探讨,早已有之。不论是现在很热的PACE理论,还是根源于IBM的IPD流程,其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实现高效(效率/效益)的研发管理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使新产品的研发过程规范、标准,但又不失灵活性,从而创造高效的研发能力,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里主要从产品研发战略,领导决策,结构化的研发过程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如何成就高效的产品研发。
明确产品战略:产品研发的方向盘
一个有效的产品战略能够激励人们研发出成功的产品,相反,即使是再好的研发努力也会因低效的产品战略而付诸东流。无论是杰出的还是低效的产品战略,它们都是产品研发的起点,都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影响产品的研发。
尽管,对于“产品战略是研发管理战略的核心”这一说法,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表示认同和理解,但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很顺利地制定其产品研发战略。这主要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产品战略是一种过程,他们所谓的战略仅仅关注某项具体的产品,而不是产品平台。
产品战略是一张路线图,
!--Start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