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甚至对于一些立志一辈子做技术工作的员工,这种观念也会对他们的信念形成压力,最终难以留在研发一线。普遍的情况是,研发的老员工如果没有机会升迁到管理岗位,往往会离开研发部门,转其他部门工作。当然,也不是说这种流动不好,但是,当研发所有的老员工都在这样流动的时候,就永远是新人做开发,技术和经验无法得到有效的继承和积累,难以培养真正的、资深的技术专家。
我们团队有一个老员工B,1997年入职,一直工作在研发一线,负责单板开发,善于解决疑难技术问题,是资深硬件专家。他本人对技术很专注,不愿意做管理工作。
但是,随着团队中新员工的不断增加,以及新版本的不断启动,他被任命为一个项目的硬件经理。起初,所有人都认为以他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但事实证明,他不适应、也不喜欢这个新的岗位,对团队的计划、监控、新员工的培养、沟通等各个方面没有感觉,还是对所有技术问题都事必躬亲。干了一段时间,虽然自己筋疲力尽,但团队绩效评价不好。
后来,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在团队中提拔了一个技术能力略低,资历较浅,但有管理潜质的员工接替工作。新官上任以后,大胆管理,而B也解脱了烦恼,积极配合工作,主动承担了疑难问题的技术攻关任务,项目组绩效逐渐有了起色。
三、建立共同目标
对老员工有效的激励手段,对新入职的员工不一定是适用的。新员工需要的是建立共同目标、委派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另外,调薪也是很有效的激励手段。
今年入职的新员工,有工作热情,但技能不足,为了让他们能够融入团队,认可华为文化,首先要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因此,新员工到部门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谈话,帮助其树立工作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负责的产品属于高端数据通信设备,因此,根据我们产品的情况,通过例会、学习会和公告牌等形式,向新员工宣传我们产品取得的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大家意识到我们正在从事着一个有意义的事业,我们打出的每一个市话,都是我们的产品承载的。大家每次提及,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鉴于我们产品的特殊性,这种激励效果是很有效的,新员工回家以后,或者和同学朋友交流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这些事情,由此而充满了成就感。
四、调整队形,集中练兵
新员工是团队的未来和希望,需要细心加以培养,但数量庞大的新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团队的冲击也是明显的。培养不好,一方面可能导致高的离职率,影响团队士气;另一方面,技能不熟练的新员工一旦走上开发岗位,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隐患。
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我调整了团队的结构,把绝大部分新员工集中在维护项目组,由两个老员工带领,负责转产单板的维护,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第一、新开发的单板质量有保证,不会出现老员工在排雷,新员工继续埋雷的情况;第二、可以对新员工进行集中式的培训,减少了老员工的辅导时间和人力投入,节约了资源;第三、从培养过程的科学性看,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能加速其成长。
这个政策在实行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了下来:凡是到团队的新员工,首先分配到维护项目组工作半年,以后视情况再分流到各个开发项目组中。这样,开发项目组收到的员工都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维修单板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有切身体会,在开发过程中基本不会旧错重犯,这不仅提高了团队的效能,也提高了新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总结
团队建设和员工的激励,是研发团队主管的主要责任。激励员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普适的措施,但都遵循相似的原则:
要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开放心态、注意倾听、不要自以为是,以平等、关注、尊重的态度与下属沟通。
老员工是团队的宝贵财富,是团队的骨干和支柱,以合适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加薪确实是激励手段,但不是万能的。
对待新员工,重点是培养,提供成长的机会。新员工自己感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最好的激励手段。
愿以此文与众多基层管理者分享团队能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