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项目在进展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后续资金支持 , 就很可能中途夭折 ,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最先进的 R&D 成果 , 都是由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所完成就是一个例证 , 因为大跨国公司由于其全球战略性和长远考虑 ,在R&D 投入上会对在东道国的 R&D 机构提供无条件的股权形式的资金支持。
Williamson 认为 , 一个 R&D 项目的融资途径取决于资产的特性:股权融资更适合投资于特定的 R&D 项目 , 债权融资更适合投资于非特定的项目。非特定性的 R&D 项目容易被取代 , 所以股东更愿意采用销售或清算的方式来获得 , 这类项目一般只能获得债权融资。特定的 R&D 项目由于采用收购方式成本太高 , 所以股东更愿意投资从头开始进行创新。
但对于很多资金充裕的跨国公司来说 , 跨国 R&D 投资的资金 , 包括特定性项目和非特定性项目 , 都会采取股权融资方式 , 因为很多现在看来是非特定性的基础性 R&D 项目 , 对于跨国公司的长远发展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 所以这类跨国公司在 R&D 国际化过程中 , 会尽量选择股权融资方式 , 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比如微软中国研究院 , 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微软公司在全世界的 R&D 提供基础的理论研究 , 其成果主要并不是为微软 ( 中国 ) 服务 , 而是立足于全球。
总之 , 财务融资和 R&D 国际化的关系是:财务融资 ( 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 能提供国际化 R&D 投资的初始资金来源 , 至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分别适合于何种 R&D 投资 , 则视该项目是否具有特定性而决定。
2. 物质资源
总的看来 , 公司规模越大 , 其所能承担的 R&D 投资就越大 , 但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 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跨国公司在 R&D 国际化中间仍能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 在 R&D 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规模大的跨国公司在 R&D 国际化中的主要优势有:由于掌握大量最新基础知识而产生的 R&D 投资的失败可能性较小;由于市场份额巨大 , 所以能够将 R&D 成果应用到广泛的市场中去获得技资回报;由于 R&D 机构中研究人员较多 , 他们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流和讨论相关的知识 , 从而得出最优的结果。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 , 规模大的跨国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在 R&D 国际化过程中获得其应有的效益 , 而是那些中、小规模的跨国公司反而取得了不错的 R&D 成果。规模小的跨国公司在 R&D 活动中会更积极 , 更注意 R&D 资金投入的效率和回报 , 因而能更快地产生市场回报。
由于产品的种类和所处生命周期的不 同 , 公司规模和 R&D 国际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规模大的跨国公司更愿意在资本集中度和广告集中度高的 , 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上进行 R&D 国际化投资 , 而规模中等或较小的跨国公司更愿意在资本集中度不高的 , 处于萌芽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上进行 R&D 国际化投资。
总之 , 物质资源和 R&D 国际化的关系是:规模大会增加跨国公司进行 R&D 国际化投资的可能性 , 但在具体的领域或产品周期 , 规模中等或较小的跨国公司也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