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现在有信仰,我觉得生活每一天、工作每一分钟都是一种祈祷”。
“对巴哈伊教的信仰让我脱胎换骨。”张欣有一次在接受访谈时说,“我可能会不惜代价地盲目追求利润。但现在我会做出选择。例如,我不打算在澳门投资赌场,尽管这样做利润丰厚。我早已经过了盲目追求增长和利润的阶段。”
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为此,SOHO中国成立了基金会,选择教育的现代化(尤其是精神教育)作为重点。
她在潘石屹的家乡甘肃天水发起了一项名为“儿童美德发展工程”的慈善行动,包括美德教材的编写、使用,以及学校厕所的建设。
就在几天前,她邀请好友黄亚生一起参与SOHO中国的“微访谈”,畅谈对曾引发争议的美国虎妈式教育的看法。她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幸福和成功没有直接关系,我认为幸福和严格或宽松也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有永恒的追求,不受环境的影响,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给他人带来幸福。”
她的朋友将她对于慈善和教育的重视,归因于她对巴哈伊教的皈依。在好友洪晃眼中,张欣最大的变化是,“城府越来越好,就是她不着急了。张欣是一个越有钱就对别人越宽容、对社会责任感特别强的人。”
然而,很多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一位身边的人曾形容张欣是“会讲中国话的外国人”。不够标准、不够流程化的事情她就认为不好,一开始跟她工作的人交来的活90%会被打回去。她有很大的气场,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压力。她还以直脾气著称,已宣布再也不会接受国内媒体访问;而即便是接受外媒采访如话不投机,她也会立刻沉默以对。
两年前,“微博”这一信息新平台的诞生让她雀跃不已。她开始频频在微博上露脸,写下一些生活中的感悟和对新闻时事的看法。在看待“微博”这一问题上,她同样展现了一贯的理想主义和咄咄逼人的个性。
她甚至公开在微博上声称:“把2011年的推广预算给砍了,全力转向网络,再见纸媒,再见广告!”如此不加掩饰的告白,让不少平面媒体尴尬不已。
如今的张欣依旧和16岁时一样,充满着理想,她不但要盖更有新意的建筑,架构平台释放更多人的才华,还要不断地获得美德,不断地让灵魂发展,让她周围的环境布满感情。接下来,她、潘石屹和SOHO中国可能会遇到更大的考验,但也正是所有这一切,才构成了她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