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项目管理基础

中庸而不平庸:经理人的职业精神

2011/2/11 11:02:43 |  4348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随着市场法制的健全,使得企业的运行要越来越规范,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职业经理人一方面要根据经营自主权努力促使企业赢利,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遵守这样那样的限制性规定,如何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规”呢?从儒家中庸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正当性原则自律,对于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职业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发而中节”即为正当

《中庸》要求人们内外合一,遵守中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第1章)中节也就是合乎法度,做到了这一点,其“发”则正当有效,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在市场竞争、利益纷争中,管理者的行为如果是合乎法度的,真实地代表了企业的意志,那就是正当的,无可非议,应当支持,必须执行,我们可以将此称之为中庸思想的正当性原则。

首先,正当性原则表现为思虑中正。《中庸》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和“正”是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正直、正道之意,正如朱熹所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对“中”的意义的落实离不开正,不偏不倚才为公正,明朝的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称之为“大中至正”,认为大中至正乃是伟大的最高的中道,可见“正”在中道里的重要性。“喜、怒、哀、乐之未发”中正主要是正己。“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中庸》第14章)企业管理者只要能够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那么他的管理行为就可以减少和杜绝怨责。

其次,正当性原则表现为权衡恰当。“道之不行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4章)意思是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是自以为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在孔子看来,遵守中道的时候“过”与“不及”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必须权衡恰当。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智还是愚,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恰当权衡。克服了“过”与“不及”的左右偏差,则为“当”。在《中庸》那里,当即恰如其分地做好份内之事,有当位之意。

再次,正当性原则表现为有所作为。将思虑中正与权衡恰当结合起来,便是正当,即“发而皆中节”。这里的关键是要有所“发”。与儒家不同,企业管理者对于中道,是不能停留于“未发”的,必须有所“发”,即知行合一,有所作为,《中庸》把这种正当性叫做“强哉矫”:“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中庸》第10章)矫是指坚强的样子。《中庸》一方面称发而中节“谓之和”,另一方面又主张“君子和而不流”,这是与和而不同的精神相一致的。“发而皆中节”之“和”需要一方面排除不和的因素,另一方面需要面对不正不当的质疑,保证自己的行为正当是前提。

在大一统的社会结构中,中庸的正当性原则容易被“名正言顺”的旗号所掩盖,所以没有被后来的儒家所强调。而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它就不应该被忽视;企业管理的任务具有赢利性,管理者在逐利的过程中必须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管理的行为具有代理性,管理者在两权分离的体制下履行职责,既不能像“狂者”那样“穷庙富方丈”,又不能像狷者那样不作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企业管理具有延迟性,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与获利之间有相当的时空差,管理者是否以尽可能少的付出争取尽可能多的回报,需要有正当性的信念来支撑,并且要有合理的证明,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

正当管理重在自律

正当管理含有对质疑者进行抗辩的因素,但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此,而在于通过管理者的自律改善管理。鉴于封建意识残余的影响,被管理者多处于相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