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万科“增长的极限”

2011/2/11 9:58:48 |  3740次阅读 |  来源:经济观察网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这对万科形成了巨大挑战。 

  千亿万科在全国不断地吞噬土地。 

  万科在2010年的拿地策略较2009年的中庸显得有些激进。在新增土地储备较2009年增长68%的同时,拿地金额较2009年增长122.7%,几乎相当于公司当年销售额的一半。 

  去年万科新增项目数量为90个,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大区域的40个城市,新增土地权益建筑面积共约2100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为每平方米2700元。 

  在2009年,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244万平方米,全年新增项目的土地款为254.6亿,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2047元。2010年万科所拿地块的平均楼面地价较2009年涨幅接近32%,因此万科也被质疑是推高地价、进而推高房价的推手。 

  以万科提供的数据推算,万科在2010年拿地合计支付地价款约567亿元,在国内各地产商中排名第一。其中,拿地总金额较2009年同比增长约123%。一旦规模再翻番,或者达到3000亿,万科对土地的渴求将无法想象,土地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短板。 

  “在万科今后重点盯的三、四线城市中,市场化策略拿地的万科将更加没有优势。”上述私募机构称。即使拿到了地,地方政府也会有很多附加条件的要求,数量多了后也会让万科很难受。 

  目前万科在全国近40个城市拥有项目的同时还在不断进入更多三、四线城市,但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处于微利甚至亏损阶段。 

  此外,万科奉行的是逆周期拿地策略。表面上看这个策略非常吸引人,但是这不仅仅要求对周期有非常精准的判断,还有很难预期的政策性风险,如果调整的周期过长,逆周期拿地就很容易“死在半山腰”上。 

  相反,如果土地价格持续偏高,万科也会面临无地可以开发的窘境。万科自己也承认,在2007年和2009年的疯狂阶段,万科的高周转模式确实比较被动。 

  为了应对土地储备短板,万科开始切入旧改项目和收购烂尾项目提高产量。万科去年8月已经获得的两个深圳旧改项目,被业内解读为增加土地储备的新武器。万科收购的烂尾楼项目贴牌生产由来已久,如果将收购的项目质量与万科的品牌匹配是个很大的挑战。 

  亚银投资首席分析师李大伟认为,当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后,万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项目可供快速开发周转,那时候的万科才面临真正的挑战。而他预期达到这个成熟阶段的时间大概需要7年。 

  中国社科院预测的中国结束高速城市化将出现在2013年。 

  管理半径 

  2010年,曾经作为万科标杆的新鸿基和帕尔迪两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加起来不到万科的一半。万科已经悄然将汇丰银行作为新标杆。 

  郁亮也认为,汇丰银行的股东结构、领导人选拔机制、公司治理、股东关系协调、管理层驱动,都值得研究。没有一个可以全面模仿的标杆本身对万科就是一个挑战。 

  汇丰银行与万科所处的行业完全一样,万科能够学习的也就是其风险管理机制,至于万科要学习的高度统一标准化的同时又有分权管理的企业制度,可以借鉴的空间非常小。 

  随着万科在二、三线的扩展,万科在未来的目标是进入全国70个重要城市,这对万科的管理半径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万科董秘谭华杰对本报表示,千亿销售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将会给万科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但另一方面也对万科的企业管理复杂性提出更大挑战。 

  事实上,在万科达到500亿规模的2007年,郁亮就注意到万科在规模和管理上的脱节。万科曾经出现过“装修门”、打砸楼盘销售处等多次负面事件。王石也曾反思,由于管理增长相对滞后,万科在过快的规模扩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负面问题。 

  目前万科实施的是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管理架构。在地产系统中,又分成三层管理架构,第一层是集团总部;集团总部下面有4个区域本部作为第二层,这4个区域本部作为派出机构;在区域本部下面是第三层,按照城市设置公司。 

  万科的管理费用偏高一直是它多年来头痛的问题。目前,万科在该问题的解决上还未取得显著成效。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