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个问题。
但是在手机平台,Flash的出现成为了一出闹剧。极差的运行效率,给那些曾经期待他的用户带来的是噩梦般的体验;对于手机厂商,比如苹果而言,将一个用户所急切需要的核心功能交给第三方厂商来做,也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HTML5适时出现,给这一切带来了转机。仅仅只需要更新浏览器,就可以完整的收看在线视频,而无需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这正是苹果所期待的东西,因此苹果公司几乎是最早宣布支持H.264格式的厂商之一,并且也极为迅速的将其部署在了iPhone手机中。
随着YouTube开始大范围部署HTML5视频,<video>的实用性已经勿庸置疑,内置浏览器的可靠性也远非第三方的Flash插件所能媲美。以苹果为首的iPhone、iPad等移动设备,也正凸显出HTML5的优势。
可以说,HTML5发展,几乎就是踩着Flash的尸体在前进。
Google的抉择
Google从收购On2的那一天开始,显然就已经看到了移动网络的巨大潜力,那么利用自己的优势不遗余力的推广VP8也就是必然的,尤其是在Android和Chrome同时大受好评之际,正是最佳的时机。
可惜Google自己不生产手机硬件,因此现在大部分的Android手机都已经从硬件方面支持H.264视频格式,Google对此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只是继续唆使更多的硬件厂商支持WebM。
但在Chrome方面,情况则完全不同。对于开放的PC而言,几乎不用考虑硬件支持的情况,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更新的解码器。这正是Google期待已久的。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Google出手了。但出乎我们所有人意料的是,Google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展开WebM的新一轮轰炸,而是逆势而动,宣布在自家的浏览器Chrome中停止对竞争对手的格式H.264的支持。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Google的行为,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前些日子那个著名的中国企业,在自己的生死存亡之际做所做出的艰难的决定。实在太相似了,同样是以退为进,利用客户端占有率的优势,打击竞争对手。至于用户,长远看来,总是会得到好处的。
我从不怀疑WebM的重要意义,对于它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但是即便如此,想要战胜H.264,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聪明”的Google选择走了一条捷径,一条我们似曾相识的道路。这里我也只能祝福,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