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位,无法实施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二)制度不健全,分工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实际上经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三)合同过程管理不到位,变更难以控制
主要是合同缺乏规范化管理,缺少合同分类授权与审批机制,变更难,付款效率低。变更控制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时效性强;二是难以及时测算。付款管理效率底。
(四)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企业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因此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指导意义不大,部分工程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致使工程成本无法控制,导致工程成本严重超支。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成本管理是一项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科学,健全的管理内容、完善的管理程序,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首先,企业应建立起责任成本体系的基本框架,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最大程度地减少“目标与执行脱钩”现象的出现,真正做到“权责明晰,有据可依”。其次,要建立明确的奖罚机制。房地产项目涉及规划设计、招标,签约、施工、竣工结算、销售、物业管理等,每个环节都涉及到成本控制,如果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就会对成本管理造成很大影响。
企业应全面推行现代成本意识,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与理解,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二)做好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首先是对施工单位所报结算资料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图纸、变更单、签证单、结算书应首先报给项目部,由项目部审查上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不符合实际的资料应剔除,不完整的资料应在移交给投控部之前补齐,同时应由项目部出具一份移交给投控部的结算资料属实的签字证明,以示负责。另外就是对结算书的审核,由于公司项目较多,结算人员有限,为了保证结算的质量和公正性,最好采用三级审查方式,即首先由造价咨询公司(或监理公司)初审,剔除结算书中不合理之处,再由开发公司投控部作好复审工作,最后送到集团公司经营部终审。这样即可以互相监督,也可以保证结算的准确性。
(三)做好合同管理
对合同的管理就是成本控制的过程。合同管理融合了财务,预算、工程等多个部门。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情况,合同分工程合同、材料合同两大类。
公司所有重大经济合同的实施均从合同汇签开始。合同管理到位,所涉及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合理,成本控制就有了一个扎实的平台。成本会计在合同汇签中侧重合同资金的安排,尤其是合同款分批支付金额及间隔时间的安排,要与公司现有资金和未来资金计划相统一,避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脱节。工程部侧重材料设备的质量标准、到场时间、工程进度等内容,避免合同管理与工程管理不协调。
(四)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结构
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无可避免地要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进行优化和整合。程序上而言,首先要理顺业务关系、摸清数据的来龙去脉。理顺业务关系,就应对某些业务流程和业务关系进行改造,尽量简化、填补、整合、自动化中间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收取最佳效益。
综上所述,房地产公司要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主要在于公司内部预算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有意识的加强管理和融通,强化各自职能,运用合同软件、财务软件等统一整合企业资源,重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