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它希望尽量通过技术上的延续性,来确保用户在成长过程中能有效保护原有技术投资。其中,基于英特尔reg;45纳米至强reg;四核处理器HP ProLiant 110 G6是惠普1路服务器中的旗舰产品,其在性价比、易管理和扩展性方面均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应用。
曾祥锐介绍,惠普将优秀的iLO技术也部署到了1路服务器产品中,以确保通过管理软件对服务器进行更精准管理,相比来说,竞争对手则只是在更高端的产品上才提供了类似的技术;作为服务器管理的“大脑中枢”,惠普的SIM管理软件能够在1路、2路、4路以及刀片式服务器等所有ISS(工业标准)服务器上通用,最大化保护用户原有投资;为了确保用户在未来升级时的数据安全迁移,惠普的1路服务器产品还可以应用P2P系统迁移解决方案,该方案是CI里面管理软件的一部分,可以很短时间内把老服务器数据迁移到新服务器中。“例如SMB用户将1路服务器升级到新服务器后,通过该软件可以在1个小时内将OS、数据库、数据、应用软件全部迁移到新的服务器上面,这是其他厂商无法做到的。”他说。
甚至这种融合和连贯性还体现在服务层面。例如惠普今年将1路和2路服务器的服务进行重大升级,将以往的1年5×9服务升级到3年5×13×4服务,给用户带来更加及时有效的支持;并且免费捆绑操作系统健康检查服务。
在未来包括1路服务器的发展策略中,部件的通用性也是一个显著特点,这使得SMB用户从最初的1路服务器开始,一直到2路、4路等ProLiant服务器产品,很多最初采购的服务器部件都会继续在新产品中“发挥作用”,曾祥锐认为,这样一方面是为了简化用户的IT设备和架构,同时也是对以往投资的最大保护。
“部件的通用性将逐步提高,这也是我们看到CI战略下惠普ProLiant服务器的发展特点,”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2路服务器产品经理钱骥华表示,目前包括Smart Array卡、电源、硬盘托架以及部分的光驱等机箱内部件HP均实现了通用化,这意味着用户在升级服务器时无需重新更换这些部件,进一步保护用户投资。
他表示,随着惠普新一代产品的不断推出,这种部件通用性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惠普的1、2、4路服务器产品,这种融合的思路在惠普的刀片式服务器发展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可以说惠普的刀片服务器产品进一步将CI战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难理解,“Blade everything: 一切刀片化”是惠普提出来的刀片理念,在惠普的眼里,没有什么产品是不能刀片化的,从所有的x86服务器和Unix服务器产品、存储产品,再到网络产品,惠普都提供了对应的刀片产品解决方案,甚至连刀片工作站都已经上市。
不仅如此,惠普陈鸣透露,未来会有更多细分不同市场和用户的刀片产品出现,这样会使得更多的产品能够融入到刀片机箱里面,以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和服务选择。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如此多以刀片形态出现的产品被放到惠普的C系列机箱以后,其产生的效果就是这些产品的整合、资源的协同配合——这不正是CI战略的本质吗?“我认为惠普的刀片服务器从诞生初始就是CI的标准架构,是体现CI战略的核心概念,看一看惠普的刀片产品,会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惠普的CI战略。”惠普陈鸣说。“Blade Matrix:刀片矩阵,整合了所有的相关资源,是一款标准产品化的CI架构方案,使得用户可以体会到CI对于IT部署和规划的帮助和无与伦比的便捷。”
跳出产品看CI
什么是惠普CI的精髓?如果我们能跳出产品本身,不再拘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