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三权分立”的产品研发体系

2010/5/14 10:43:48 |  2980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3C,每一条产品线都对应一个研发“纵队”,“纵队”背后还有统一的“横队”,即软件平台。产品研发负责“个性”,平台专注“共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产品开发人员就像是在餐馆里点自助餐,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从平台上选择合适的特性和规格进行组合,以形成产品所需的软件系统。

  H3C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软件平台合作机制——“交付件发布模块化管理”。“交付件”是指一套完整封装好的功能,而不是一段源代码。就像微软提供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但不是Windows的源代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防止研发人员对彼此的代码进行修改,造成软件与硬件捆绑,日积月累形成封闭和依赖。二是逼迫交付件的提供方“专心”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专注独立,软件的移植性才会好,这样才可以从一个产品适应到另外一个产品。

  因为有了平台的可共享性,产品就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高端路由器研发周期一般应该在2年左右,但H3C SR8800系列高端路由器功能开发实际上只有5个月的时间。有了软件平台,产品研发不再是从零开始。这款产品软件80%的开发量来自平台。

  软件平台通过两把 “尺子”来衡量和保证软件质量。第一把尺是软件评估标准。强调软件的“完善”度,这把衡量“完善”的尺子有六种刻度: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有的代码现在应用没问题,但以后却无法扩展。这种后果不论厂商还是客户都会付出代价。为此,软件平台专门设立一个特殊小分队——“代码鉴定组”,从微观上去检查代码是否“完善”。由于这个小组独立于各个项目,可以更加公正严格的去执行鉴定。代码鉴定组的设立,是H3C在软件研发管理的一个创新。

  一个需求从产生到实现必须严格执行6大步骤,这就依赖于第二把尺子:IPD-CMM(集成开发产品平台)项目管理规范。IPD项目管理规范中,要求每一步流程都有明确的确认标准,相关人员确认后,才能往下一步流程走,直至最后进入测试阶段。只要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就不能关闭这个流程。

  行政:IPD项目管理规范

  H3C严格地执行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把研发阶段切成无数的细节,逐一保障,从而把一支庞大的研发团队井井有条的组织和管理起来。

  IPD开发流程的核心内容是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一方面,流程重整关注打破部门壁垒,做到无缝链接,在已有的流程上持续优化,使客户需求能够通畅的在流程中得到关注和满足;另一方面,IPD关注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通过概念导入、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等几个阶段,在产品开发团队的努力下,完成产品在研发端的生命周期。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流程都有明确的确认标准,在统一的流程规定下,工作人员保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竞争力。

  同时,H3C的新产品开发的大部分工作都会基于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因此标准化模块的管理便形成了H3C的雄厚实力。这不仅为固有优势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功底,也对全新领域的新产品开发起到相当大的借鉴作用。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