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研发环节存在技术短板,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合作来加以弥补。但是,如果对汽车消费需求形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失误,造成产品价值的定位与设计失误,那么无论研发技术能力多么领先,也无法改写创新失败的结局。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才能保证产品开发在第一阶段的成功,从而为产品创新铸就一个具有价值优势的灵魂呢?
如何铸就汽车产品创新的灵魂?
在前面,已经对第一阶段的任务主题进行了阐示。我们可以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三项任务:
· 第一,对消费需求形态、市场竞争形态、企业资源形势与市场外部环境进行研究。
· 第二,对产品顾客价值进行整合性优势设计。
· 第三,对产品核心利益属性、产品性能利益属性、产品知觉利益属性、以及产品概念,作出全面而明确的规划。
要想实现这三项任务,就需要充分掌握下述关键技术。
· 第一,汽车消费需求形态的研究技术
顾客的需求是市场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市场营销学、消费行为学、消费经济学和现代需求理论对于顾客的需求,只有“需求是由需求结构、需求水平和需求时间构成的”这样一个笼统的描述,始终没有提供出全面而准确的需求分析模型。在这样的形势下所做出的需求研究,数据和结果可能是真实的,但绝不会是全面的。
中国汽车企业的情形就是如此:凭借着残缺的资讯、知识和经验,模模糊糊地画出目标消费者的半张脸。然后,就把几年的研发、成亿的资金和上百亿的市场期望,一古脑地赌在了这模模糊糊的半张脸上。——此般情势下的产品创新自然会产生极大的风险。
· 第二,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形态的研究技术
汽车企业进行新车型的概念设计之前,都要将它放在一个市场竞争景框中,进行产品竞争力研究。这就引生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哪一个问题分析模型来做这项研究?所谓分析问题模型,就是我们用来分析商业问题的方法、工具和模式。选择一个适宜的问题分析模型,是影响市场竞争研究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在市场竞争研究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一些问题分析模型。诸如增长/占有率矩阵模型、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或者SWOT分析模型。我们对它们的选择多半是出于经验与习惯,有时甚至是出于撰写研究报告的方便考虑。那么,在我们对新汽车产品的相对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时候,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问题分析模型?——这是新车型的市场竞争研究必须直面的问题。
· 第三,产品顾客价值整合优势的研究与设计技术;以及对产品核心利益属性、产品性能利益属性、产品知觉利益属性、以及产品概念,作出创新性设计的技术。
一个环保主义者不会购买高油耗的大排量轿车。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不会为轿车选择真皮配置。在喜欢运动时尚的顾客看来,马自达6的顾客价值要超越雅阁。但是,在强调公务身份与形象的顾客那里,雅阁的顾客价值则会超越马自达6。具有浪漫怀旧情调的午后红茶女郎会欣赏甲壳虫,象夏花一样绚烂的都市阳光女孩则会迷恋smart。
一款轿车具有很出色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顾客的购买目的不同、需求不同、选择标准不同,它的顾客价值也就不同。既然如此,一款轿车的顾客价值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这些价值要素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要想让产品赢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对产品价值作出怎样的结构性创新?这种创新成果怎样转化为产品核心利益属性、产品性能利益属性、产品知觉利益属性、以及产品概念,以便为新产品的概念设计提供一幅清晰的蓝图?——这是产品顾客价值整合优势创新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于上述这些技术,在《第三汽车消费时代的成功之路》这本书里均都有明确的阐述。该书已向所有汽车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定向发行。如果您手里没有这本书,可以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借阅。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