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3.4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象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4.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模式
4.1 对开发商的管理
充分发挥开发商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让它们的推动力直接到达建设项目,将会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开发商处于一个不利选择的市场,甚至还在承担道德风险,这种状况很不利于开发商选择高水平的承包商。
所以要提高对开发商的管理,就要使开发商和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建立在工程质量信息充分的基础上,至少是承包商充分了解工程质量信息,打破信息分布的不对称,通过引入工程咨询业,中介业,可以加强市场竞争,建立社会的诚信信息网,来进一步打破信息不对称分布。
4.2 政府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
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为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没有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就很有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4.3 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
(1)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作用强化起来,强调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
(2)推进监理公司提高素质。监理公司在人才结构上要自觉进行调整,自己缺乏的人才要尽快被上去,多增加一些对掌握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有施工实际经验的人。
(3)社会监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完全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的重要内容。
5. 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作为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目前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投入几万亿元进行基本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质量监督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式,让质量管理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4.3.
[2] 裴国忠.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山西建筑,2007年7月.
[3] 邓忠良. 加强施工控制管理, 预防房屋渗透问题, 广西城镇建设,2003.8.
[4] 赵健,孙振忠. 谈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与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筑与预算, 2001.2.
[5] 陆强.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