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高,特别是投资、财务部门投、融资安排与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安排有了质的飞跃,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投资建设BT项目的若干思考
1、投资建设BT项目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本企业通过投资建设的两个BT项目的情况来看,总体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总结上述项目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细致的项目调研与事先的风险评估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区域经济风险评估。区域经济风险评估是BT项目风险评估的基础,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情况(GDP总量、财政收入)、区域经济在全国、全省、全区所处位置、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的依存度等宏观分析。把握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与动力,有利于企业从宏观高度控制投资风险。
(2)回购主体的风险评估。回购主体的风险评估是BT项目风险评估的重点,主要是深入考察与全面分析回购主体的资信、现实与未来的偿债能力、偿债来源、担保方式、担保单位偿债能力、抵押(质押物)变现能力等,规避企业现实投资可能存在的未来回购风险。
(3)企业后续融资能力风险评估。BT项目投资速度快于企业资产增长速度势必削弱企业后续融资能力,企业后续融资能力的风险评估涉及到企业资金链安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决定是否投资BT项目首先应做的自我评估。
2、投资建设BT项目应考虑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
根据本企业已投资项目的融资经验,综合分析中小型企业现实融资能力,投资BT项目企业应考虑以下制约因素,并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1)企业资产规模与自身融资能力。一般企业资产规模不够,仅能通过企业自身间接融资,且融资能力十分有限。目前行业内中型建筑商,一般注册资本6000万元,企业平均净资产在8000-10000万元,总资产规模在50000万元左右,资产负债率在80%-85%,经营活动现金收入在5-7亿元,按银行风险评估标准来看,银行信用等级为A级(或BBB级),企业间接融资能力最高为10000万元,自身抗金融风险较弱,受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影响很大,如负债结构不合理,将对企业主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净资产偏低、总资产规模过小、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是中小型企业投资BT项目的最大制约因素。反观行业内投资建设BT项目比较成功的企业,往往是融资渠道多样,即能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又能通过股市直接融资,与单一的间接融资相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渠道相对通畅,并逐步形成低融资成本资金→高收益BT项目→高收益→强融资能力→低融资成本的良性循环。
(2)构筑合适的投、融资平台。如上所述,如果企业仅仅依靠自身间接融资去搭建投、融资平台显然难以满足投资BT项目高投入的需要,而除此之外,企业缺少可以依靠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投、融资平台,这也是影响企业投资BT项目制约性因素。针对此问题,建筑商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或集团控股企业资本以投资入股形式,共同搭建具有一定规模的投、融资平台,平台在享有回购方投资回报的同时,建筑商可对建安费用作出适当让利,从而实现BT项目回购方、投资方、建筑商三方共赢。
(3)防止BT项目合同条款中存在不合理、不对称条款导致投资方的经济损失。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业主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建筑商的话语权十分有限,与一般项目相比,BT项目投资方有了一定话语权得到了一定强化,BT项目合同条款也作了针对性的修订,但仍然存在条款内容不合理或责任与利益不对等的霸王性条款。因此,对初次涉足BT项目投资的建筑商(投资商)而言,在认真研读招标文件
的基础上,应与业主或业主代表做好沟通、协调,尽可能在原则问题上强化投资方权益,防止洽谈过程不分孰重孰轻,导致项目合同条款的明显的不合理或权益与责任不对称,一旦落实到合同文件,则给企业未来投资收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政策扶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所得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作为BT项目往往是各地方政府重大市政项目或民生项目,民间资本的投入无疑对项目的提前实施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各地方政府往往会因此在税收方面作出适当让步,建筑商可在国家相关政策容许的情况下,寻求相关优惠或扶持,以减少企业税赋成本、资金成本,提高投资建设BT项目的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