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风险没有发生,则业主损失了一笔费用。有时项目的风险准备金会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被用掉。
(3)如果风险发生,这一笔风险金又不足以弥补损失,因为它是仅按一定的折扣(概率)计算的,则仍然会带来许多问题。
(4)准备金的多少是一个管理决策,除了要考虑到理论值的高低外,还应考虑到项目边界条件和项目状态。例如对承包商来说,决定报价中的不可预见风险费,要考虑到竞争者的数量,中标的可能性,项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等因素。
如果风险准备金高,报价竞争力降低,中标的可能性很小,即不中标的风险就大。
7.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任何项目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企业或部门独立承担,须与其它企业或部门合作。
(l)有合作就有风险的分担。但不同的合作方式,风险不一样,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不一样,例如借贷、租赁业务、分包、承包、合伙承包、联营和 BOT项目,它们有不同的合作紧密程度,有不同的风险分担方式,则有不同的利益分享。
(2)寻找抗风险能力强的可靠的有信誉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越紧密,则要求合作者越可靠。例如合资者为政府、大的可靠的公司、金融集团等,则双方结合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会大大增强。
(3)通过合同分配风险。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合同排除(推卸)风险是最重要的手段。合同规定风险分担的责任及谁对风险负责。例如对承包商要减少风险,在承包合同中要明确规定:
业主的风险责任即哪些情况应由业主负责;
承包商的索赔权力,即要求调整工期和价格的权力;
工程讨款方式、付款期,以及对业主不付款的处置权力;
对业主违约行为的处理权力;
承包商权力的保护性条款;
采用符合惯例的通用的合同条件;
注意仲裁地点和适用法律的选择。
8.采取其它方式,例如在现代工程项目中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的投资以分散风险。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多项目投资,当多个项目的风险之间不相关时,其总风险最小,所以抗风险能力最强。这是目前许多国际投资公司的经营手段,通过参股、合资、合作、既扩大了投资面,扩大了经营范围,扩大了资本的效用,能够进行独自不能承担的项目,同时又能与许多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进而降低了总经营风险。
上述风险的预测和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应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作出的风险对策措施,应考虑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为任何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三、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
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主要贯穿在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等过程中。
1.风险监控和预警,风险监控和预警是项目控制的内容之一。在工程中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捕捉风险前奏的信号,例如通过:
天气预测警报;
股票信息;
各种市场行情,价格动态;
政治形势和外交动态;
各投资者企业状况报告。
而在工程中通过工期和进度的跟踪、成本的跟踪分析、合同监督、各种质量监控报告、现场情况报告等手段,了解工程风险。
在工程的实施状况报告中应包括风险状况状况报告。
2.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风险一经发生则应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防止风险的蔓延。
3.在风险状态,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包括:
控制工程施工,保证完成预定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
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执行。
有可能修改计划、修改设计,考虑工程中出现的新的状态进行调整。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例如向业主、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