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怎么做需求分析(下)

2009/3/12 10:39:17 |  4908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听从呼声高的或来自最高层人物的最大的需求。即便使用用户代表这一手段,必须解决来自不同用户类的相冲突的需求。通常,应尽可能由处于公司底层的人作出决策,因为他们与问题密切相关,并能得到关于这些问题的广泛信息。
    如果不同的用户类有不一致的需求,那么必须决策出满足哪一类用户的需求更为重要。了解可能使用产品的客户种类的信息和他们的用法与产品的业务目标的关系如何,将有助于你决定哪一个用户类所占份额最大。
    当开发者想象中的产品与客户需求冲突时,通常应该由客户作出决策。然而,不要陷到“客户总是对的”的陷阱中去,对他们百依百顺。现实中,客户并不总是对的。客户总是持有自己的观点,开发者必须理解并尊重这一观点。
用例
    在具体的需求过程中,有大的用例(业务用例),也有小的用例。主要是由于用例的范围决定的。用例像是一个黑盒,它没有包括任何和实现有关或是内部的一些信息。它很容易就被用户(也包括开发者)所理解(简单的谓词短语)。如果用例不足以表达足够的信息来支持系统的开发,就有必要把用例黑盒打开,审视其内部的结构,找出黑盒内部的Actor和用例。就这样通过不断的打开黑盒,分析黑盒,再打开新的黑盒。直到整个系统可以被清晰的了解为止。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呢?计算机系统除了在与外界系统、人员有一系列的交互,在系统内部也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因此,在系统建模时,除了描述系统与外界的交互,同时还要描述系统内部的交互。传统的MIS系统中,系统与外界的交互较多。典型的,如ATM取款机:存在着大量的用户与ATM,ATM与其它系统的交互。而电信领域的系统,与外界的交互较少。例如,系统的输入可能仅仅是从交换机上采集信息,然后由系统进行处理。系统的复杂逻辑包含在系统内部处理的流程上,而非与外部系统的交互。建模主要任务是表达系统内部的交互。
    用例图适于表达交互,之所以上面使用了电信系统,是因为用例最早来自于Ericsson的交换机系统。当时,还是Ericsson雇员的Jacobson初步建立了用例图的概念,并于1994年提出了OOSE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面向用例(Use-Case),并在用例的描述中引入了外部角色的概念。用例的概念是精确描述需求的重要武器,比较适合支持商业工程和需求分析。随着用例的发展,用例被大量的 用于对功能进行描述。每个用例代表了系统与外部ACTOR的交互。可以采取顺序图来表达用例的具体操作程序。ACTOR用于确定系统的边界。
ACTOR、用例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描述信息。采用该原则的原因有:
1. 需求并不是在项目一开始就很明确,往往是随着项目的推进,逐渐细化。
2. 人的认知往往具有层次的特性。从粗到细、从一般到特殊。采用不同的层次来描述,适于认知的过程。
使用用例开发系统的一般过程
    在开发过程的初始阶段,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制订开发各个视图之间的关联原则,指导规范。在开发的过程中,视图的组织原则应不断进行维护、更新。
    识别ACTOR来识别系统与外界交互的实体。ACTOR具有特定领域的特征,例如:交换机(采集系统)、97信息系统等。在系统层次的ACTOR确定了系统的边界。
    识别用例。同ACTOR一样,用例具有不同层次。对较为概括的USECASE,需要细化。注:系统开发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确定,如何来分解用例;可能基于原有系统的经验,或是参考现有资料。
    当用例细化到可以被理解的层次。需要基于用例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如前面提到的,用例主要用来描述交互。因此,存在交互的实体和交互的细节。交互的实体采用类图来描述;而交互的细节,采用顺序图来描述。
    当系统复杂到一定层次时,类图和顺序图可能不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