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分布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等文件,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注重业务量,忽视施工技术的管理,更缺乏专业风险管理。
二、承包商面临的风险
工程承包风险,是指工程实施结果相对于预期的结果的变动程度,即承包商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工程承包风险的起因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如果在投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实际成本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但是,过多地把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费用转移到投标标价的成本中去,又会使失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想获取目标预期利润,必须正确地考虑工程承包风险。
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不合格的材料;劳工纠纷;安全;通货膨胀(总价合同);承包商的工作能力;变更指令的谈判;工程质量;合同延误;财务控制能力;工程实际数量。
(一)风险分类
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主要分为可计量风险、非计量风险和合同风险三类。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不合格的材料;劳工纠纷;通货膨胀(总价合同);财务控制能力;工程实际数量。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安全;承包商的工作能力;变更指令的谈判;工程质量等。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因为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同时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二)风险特点
这些风险因素涉及的特点有:不平衡或巨额的现金流;特殊的质量或技术要求;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环境。一旦项目涉及以上特点时,就有必要进行风险的分析及有关管理工作。
三、风险防范措施
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是关键。只有体制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使风险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或者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变成最少。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企业制度保障,建立风险控制秩序
承包商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和组织形式。一般而言,承包风险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承包企业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乱造成的。表现在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力交叉,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秩序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适用的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不宜太多,应与公司发展规模相适应。此外,建立内部风险保护基金,以降低承包商运营风险,提高总体收益。
以投标过程为例,制订决策和营销两个层面的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建立营销部门作为主要实施者的多部门的联合体;通过可行性论证形成报告;由决策层决策并实施的管理模式。控制要点表现在:一是营销部门要充分研究招标文件。对工程范围、有关付款条件等直接与承包人经济利益密切有关的条款要仔细推敲,必须会同相关部门在报价、工程质量、项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