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周期分为项目策划和决策、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的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4个阶段。
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是研究拟建项目技术、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资金筹措、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基础资料。铁路分局(总公司)应加强项目的研究和论证,把前期决策和策划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必要时可以委托设计院、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等单位来完成。
在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应对照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来评价项目的效益、作用和影响,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工程项目经常是竣工验收后即投入运营,没有系统地做项目效益评价,总结投资决策、建设过程和运营效益的经验教训,以供其他项目借鉴,这对项目投资是一种浪费。
3.2 项目管理组织
铁路分局(总公司)更新改造工程目前多以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能管理为主,分局机关有基建、业务部室、财务、计划、运输等,基层单位有工务、车务、机务、电务、车辆等,一般由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构成协调层,安排本部门和单位人员完成相关任务,是典型的行政领导挂帅、职能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没有确定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管理组织,部门和单位间沟通和协调的效率低。
铁路分局(总公司)更新改造项目的规模不大,建设周期短,约束因素多,成立全职、独立的项目管理组织既不现实又不经济。建议建立矩阵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设项目经理统筹安排项目工作,参加项目人员在项目工作中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内容与各部门职能的协调、衔接由项目人员完成。矩阵式的项目管理保持了项目管理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实现了项目的完整性,克服了职能式管理中各部门均负责项目中的某一部分,但又都不对项目整体负责的弊端,实现了项目管理功能与原行政职能的分离。
3.3 项目的分解
项目分解的目的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易于管理的项目单元,将完成这些项目单元的工作和活动的责任赋予具体的组织和个人,确定项目单元的进度和费用目标。合理的项目分解能为项目招投标、合同约定提供良好条件,能明确各单元的工作内容和界面,提高工程项目的可控性。铁路分局(总公司)更新改造项目规模不大,专业性比较强,与既有设备和设备管理单位关系密切,可按专业分劈到工、机、车、电、辆等单位。如线路有关项目单元,可以由工务工程单位来施工,有关的沟通协调由工务段的项目成员负责,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3.4 项目的综合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是多个群体参与,需要多种资源,实现多种具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集合体。项目管理必须统筹、沟通、协调各方的要求,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目标进行控制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3.4.1 投资控制
(1)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铁路分局(总公司)更新改造项目多以满足运输发展为原则,对既有运输设备进行改扩建,且有部分为应急工程,不单独产生经济效益。对此类项目应着重从技术方案、形成运输能力、投资等方面综合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对运输改善项目可以计算目标能力下的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并综合技术因素确定。
(2)优化工程设计。在设计阶段应从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角度,进行充分论证。方案比选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满足工程结构及功能的前提下,依据经济指标选择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又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工程的必要功能,对造价高的功能实施重点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搞好招投标,确保取得合理低价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