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航天器研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论述航天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航天器研制风险的分类和定义,风险管理组织的建立,风险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应对等,给出可供参考的项目风险管理的案例。
关键词 航天器研制 风险管理
由于航天器具有性能高、数量少、成本高、技术新、仿真难、天上运行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整个寿命期可以说是充满各种风险。稍有不慎,轻则影响研制费用和进度,重则使整个任务失败,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保证航天任务的成功,必须尽量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力求不出或少出问题。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在一些型号研制中开展风险管理,特别是“阿波罗计划”风险管理取得巨大成功。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在1994年对“火星全球勘测者”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1996年在卡西尼土星探测器计划中分别对航天器、整个计划和地面系统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1998年对“火星勘测者”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1]。在这些管理计划中将风险管理基本分四个步骤,即风险计划制定、风险识别和描述、风险分析、风险的减轻和跟踪。信息的交流和文件编制工作则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此外,计划中还规定了风险管理中的职责问题。美国航宇局(NASA)在1998年4月发布的NASA 规程和指南《计划和项目管理过程与要求》[2]中指出,计划或项目主管人员应将风险管理作为决策工具来保证在计划和技术上的成功。2002年4月,NASA又颁布了文件《风险管理规程和指南》[3],更详细地阐明了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要求。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于2000年出版了风险管理标准ECSS-M-00-03A[4]。
目前,风险管理已被国外纳入各航天型号研制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做法,在国外航天器研制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我国最近几年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但是尚未形成风险管理的规范。本文试图总结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论述航天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包括对航天器研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定义,如何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怎样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如何应对,给出可供参考的项目管理案例。
一、航天器研制风险管理的一般概念
1. 航天器研制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1)风险定义
航天器研制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事件或情况,这种事件或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对航天器研制的目标产生某种影响。风险事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但它发生后对研制的成本、进度、质量性能或规模的影响是肯定的。针对航天器研制,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事件即为风险事件:
(1) 未确定的技术状态。
(2) 新研制未经过飞行试验的设备。
(3) 影响研制进度、成本。
(4) 影响航天员安全或飞行任务成功。
2) 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来源、性质、领域、状态、影响范围、发生概率、损失程度、发生后果等各种方法。
根据航天器研制实际,按照领域来分类比较容易进行管理,按照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技术风险:(含新技术选择、技术指标风险、新设备或技术状态更改风险、设计缺陷、工艺缺陷、星船上危险源等)。
(2) 进度管理风险(不良的进度管理、强加任务周期、项目进度的压缩等)。
(3) 成本管理风险(成本计划粗放、成本控制不严):忽略时间与成本的关联、滞后的经费支付、错误的成本预测、价格估算不准和通货膨胀等。
(4) 技术安全风险(研制过程中设施安全和人为操作错误导致不利的结果、管理不到位)。
(5)&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