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需要数据:工程造价(企业实际消耗)、证照及业绩资料、近三年财务报表、类似工程合同。
4、技术标。(1)涉及软件: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Word、专业平面图制作软件或AutoCAD、项目管理软件P3或Project.2)需要数据:工程量及资源需要量(用于排定进度计划)、人力资源数据(项目经理简历、各类管理人员简历)、工程信息数据(在手及已完工程数据)、施工机具数据(设备型号、产地、功率等)。3)输出:场地布置、设备选型、进度计划、施工方法等(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从上现的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其输入和输出都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而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使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更为顺畅;使各项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能够存储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随时调用。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述各部门的信息流动(见图一):
图一:施工管理中各部门信息流
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和反向推导,我们就可以明确哪些是有用的信息,明确需要哪些软件,明确各部门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据此对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表格分发到各相关部门,用以收集日常工作中有用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以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和存储共享,最后这些汇总到决策者那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持续改进
数据要有效并且可以作为预测的依据,就必须不间断的收集并且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才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系统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完善。
实际上,企业所实施的三标一体化已经为信息化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就是标准,标准化的工作过程、标准化的表格。所以信息化也不是很神秘的事情,需要每个部门作好日常的基础工作,一点一滴的收集数据最终积累成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综上所述:随着单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亟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是高深莫测,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必须进行而且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 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年1月
[2] 王守清。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
[3] 谭道明。 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4] 施礼明。 生产与作业管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9月
[5] 梁世连、惠恩才。 工程项目管理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