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定十分重要,它是进行动态管理、择选劣汰的依据。
5.1评定方法
(1) 按照采购要求,对关键材料、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定期进行质量缺陷分级评定。规定关键参数的缺陷分记为3分,主要缺陷为2分,次要缺陷为1分。一批材料中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法最大分数为6分。质量工程师据此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定,并向供应商发出通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但评价指标偏少。
(2) 质量工程师不但收集每一供应商的月度投入使用合格率,而且定期调查供应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主管,对该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水平和供货及时性、供货量的保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例如采用满分为100的评价体系,各分项满分分别规定为:体系完善程度及有效性10分,年度平均投入使用合格率30分,全年批次合格率25分,供货及服务25分,顾客反馈质量10分。经过充分收集资料,并调查分析后,给出每一供应商综合评分根据得分的高低评出优劣。这种方法可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但由于此种方法耗时耗力较多,所以只适合于进行较长周期的评定,如年终评定。
5.2 动态管理
根据业绩记录,定期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动态分级评定。将所有供应商划分为A、B、C、D四级,根据材料价值、质量要求、加工难易程度、社会供应状况等因素确定供应商定点个数。定点个数为1的A类供应商,订单分配为100%;定点个数为1的B类供应商,订单分配为100%,但需开发该材料的新供应商;定点个数为2的A、B类供应商分别分配订单60%和40%;定点个数为3的A、B、C类供应商分别分配订单55%、30%和15%;D类供应商应被淘汰。这种分级评定与管理将供货订单与供应商绩效、材料分级结合起来,使订单的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当然,这种方法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6 结论
随着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就越来越密切,优秀供应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的同时如何与之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需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来选择优秀供应商,通过契约来确立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质量验证来保证契约的落实,通过合理的责任分担来保护双方的利益,通过业绩评定和动态管理增强与优秀供应商的互利共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