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风险没有实际的个人承担者,而真正承担风险的公众对工程项目又没有知情权,难以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加实质性影响。对于特大型项目而言,尽管主管政府机构事实上充当了项目的近似所有者,但这只是一种虚位所有者。在实行项目审批制的情况下,充当了项目的近似所有者的某一级政府机构首先想到的是,上一级政府机构给自己的权限,算计的是如何从上一级政府机构那里争取更大的权限。这样一来,下一级政府机构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向上一级政府机构寻租远比关注项目的风险重要。对于中小型项目而言,由于建筑商水平的参差不齐,再加上政府机构的上述心态和力不从心,伦理风险的产生就更容易了。
四、项目本身组织结构不合理与组织文化建设滞后是伦理风险产生的温床
项目本身的组织结构问题实际上属于项目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造成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利益的不一致及权责不对等,加剧有关主体在项目利益上的争夺以及对组织预警防范系统和传导机制的破坏。有关主体在项目利益上的争夺会导致伦理的约束作用降低,组织预警防范系统和传导机制的破坏将会使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形同虚设。
在实务中,工程项目通常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容易造成在公司规章制度执行上的不一致性,从而使组织缺乏敏捷性,进而使组织对项目运行中的不伦理行为缺乏有效的反应,这在客观上降低了组织对伦理风险的识别力和免疫力。同时,该种组织结构会使人们(尤其是项目成员)的预期不佳(不连续),所以他们对不伦理行为关注的动机不会很强烈。这客观上使伦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增大。
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帮助职工树立共同的良好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而这是任何组织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组织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软约束”,不仅对个人行为方式、行为后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组织的行为方式、行为后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则是从主观上及处理问题的程序上保证人们行为的合理性。然而,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总的来说相当滞后,这也是伦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
五、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体制弊端为伦理风险的产生提供了便利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市场结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供方可能会采取种种手段(如产量领导、价格领导、联合定产、联合定价、串谋等)来谋求个体或行业利益的最大化。不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竞争的不公平性。竞争的作用在于它能产生诸如代理人努力程度等信息。而在不公平的竞争下,信息会被扭曲,而且,竞争越不公平,信息被扭曲的程度越大,这会导致业已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使伦理风险的产生更加隐蔽,因而项目的代理人做出不伦理行为的胆子就越大,伦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完全竞争市场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由于竞争的不公平性而导致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与激励均不足。我们知道,竞争是有效激励的源泉,激励可以引导人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而约束其实是一种负激励,可以降低人的败德行为的动机,限制人的不合乎预期的行为。但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对有关利益主体的约束与激励通过不完善的市场结构后其作用均有所减弱。缺少了约束和激励,有关利益主体便很可能做出不伦理行为。
我们以寡头市场为例予以说明。有些工程项目(特大型项目)的建筑市场是寡头市场这一事实为我们的说明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寡头市场中,无论是定价还是产出决策,彼此之间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建筑市场上的企业将会发现其所面对的竞争只是来自于与其有相同特征的少数企业。这样一来,客观上它们将会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它们的“集体理性”来对付其他利益主体的“集体理性”,于是“合谋”便会出现。而合谋企业有很强的积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