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周一上午宣布周五要进行测验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抱怨说他们已经课业过重了,请求老师把测验时间推后。在这样的压力下,老师最后把考试推后了一个周。那么学生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测验做准备呢?你猜!就是考试前一天。他们并不会因为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而多做一些准备的。在项目过程中,当一个人把工作交给下一个人的时候,学生效应也会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后者在规定的开始时间之前是不会真正着手工作的。他只会看者日程表,对自己说现在还不到开始的时候,然后把这件工作放到一边去。等他终于开始动手做这件工作的时候,又会遇到以外的困难,需要比预计更长的时间来解决,结果不能按时完成。如果他从接受这件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行动,那么项目就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时间完成了。因此,他没有利用其他人节省出来的时间,却一手造成了拖延。
计划的概念
为了理解关于计划中惯用的概念的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回顾一下人们对组织的看法。最早,组织被看做巨大的机器,没有自身的目的。后来,组织又被看成是一个有机体——也就是说,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是有自身目的的,但是其中的各个部分并没有自身的目的,它们的目的就是为其所有者服务。
最后,组织又被视为一个社会系统,不仅具有整体的自身目的,而且其中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其各自的目的。我们都知道,要使企业发展壮大,必须平衡所有股东的自身目的。
我们还看到,当组织被看作机器的时候,人们相信可以通过科学归纳的思想方法来了解它,即通过各个部分来了解整体。在组织被视为社会系统的今天,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你不能通过研究一个部门的功能得知整个公司的经营模式。一个大型系统中的各个次级系统是彼此互动的,而且正是这些互动使整个组织具有了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
机械的观点显示了计划的制定方式,就像阿考夫指出的那样:
整体的计划应该是将针对项目各个部分制定的计划汇总到一起。但是这里所说的计划过程却是由下至上的。从组织整体,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再到各个部分。之所以这样做就是由于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相互制约的问题如何处理......简单说来,计划的概念在这里就是强调众人一起解决相互关联的问题,并且认为除非积极解决,否则事情就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前景;而如果人们采取了适当的行动,那么取得良好结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Ackoff,1981,p.52)。
全盘筹划法则
制定计划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阿考夫称之为互动计划(interactive planning)。为了达到全盘筹划的目的,还必须理解其他两个法则,那就是合作法则(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和整合法则(principle of entegration)。合作法则认为一个组织为任何部分制定计划是都必须考虑到该部分处于同一等级上的其他部分,否则就不能使计划行之有效。这就是说组织中所有处于同样等级的部分应该被联系在一起同时进行计划。
只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组织的一个部分中出现的危机或机遇可能最好在另一个部分中就加以解决。我们说一个问题是产生问题或营销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些部门最适合解决该问题。但是,大多数经理人都喜欢把问题按照它们出现在哪个部门进行分类。如果各个部门是彼此独立的,那么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彼此独立的部门也不可能在一起构成一个组织。因此,一个部门的问题常常更多是由于部门之间的互动产生的,而不是其部门内部的问题(Ackoff,1981)。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为什么惯常的做法行不通。假设生产部门最近安装了新的自动设备,结果发现自己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了公司的要求。于是,他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辞退多余的雇员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