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是部门长,我们连部门长的权力都没有!”言下之意,总经理把权力收得太紧了。
当然,随之而来的抱怨就是自己“责任太大”,一方面是上级无限地“压”任务下来,另一方面是横向的协作部门也“推”任务过来。随意进入任何企业去访问一下中高层“工作忙不忙”,99%的回答都是“忙死了!”真忙假忙不知道,说了一千遍,自己也相信自己是“真的很忙了”,如此一来,更是抱怨企业。
二是员工怀才不遇。
由于责权利没有说清楚,员工根本缺乏一个明确的“赛道”,他们更像是赛道边的坎坷“看客”,每个人都对“该怎么跑”滔滔不绝。言下之意,“要是让我上场,那一定就是大杀四方”。
但事实上,他们所谓的这些能力根本没有经过赛道的验证,完全可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遇到这种“怀才不遇”的,如果你还愿意往下听听他们的观点,就会发现大多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道理很简单,纸上谈兵嘛!更有甚者,纸上谈兵的套路都没有,基本上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你要真把这类员工推上赛道,让他们的岗位上责权利落位,人家大多还真不愿意。给权利可以,压责任就不行,做好了要激励(钱),做不好不许有惩罚(钱)。有时你甚至怀疑,这种怀才不遇只是在企业内一种“永远正确”的姿态罢了。相对怨声载道,这样的姿态显然更加积极,而显示自己“有才”,显然更容易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
三是员工姿态很高。
每个人都喜欢动口,“说观点,表决心”,而一旦要做事情,没有任何人愿意动手。有一次,我为某企业主持经营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少观点,总裁实在听不下去了,说:“你们用了这么多的时间来谈观点,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给我一套方案,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帮我们执行落地?”
部门墙和隔热层的制约可能是大家不愿意动手的原因。但也有领导表示“要权给权,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为何仍然没有员工愿意顶上呢?有时,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由于长期“只说不做”,他们不是没有意愿做事,而是已经没有能力做事。
其实,上述几个特点构成了企业内的僵局:某种程度上,抱怨上级“不放权”,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姿态高”、“不担事”,如果真是这样,或者上级有合理的类似推测,他们又怎么可能把权力放下去?最后,当然是大家都不满意,企业从“僵局”陷入了一个“死局”。
“小方格怪象”让企业呈现出“大企业病”,效率低下、内耗严重。请注意,大企业病并不一定只有大企业有,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越来越多体量不大的小企业也开始提前出现了“大企业病”,因为金字塔组织也是他们的底层逻辑。“大企业病”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缺乏创新。
这很自然,一旦创新,就需要跳出自己“小方格”内的“舒适区”,进入到“部门墙”和“隔热层”所在的“真空领域”,自己显然就多了一块工作,还多了一份风险,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能不能协调下来是一回事,做好了又有自己的好处吗?说不定旁边的关联部门(交叉职责关联的)还会过来抢功呢!“洗的盘子越多,打破盘子的几率更大”就是这个道理。
04、流程桶和真空罩
面对金字塔组织的困境,曾经有两个方向的尝试,但最终反而形成了更大的官僚。
一个方向是流程再造。
这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学教授兼电气工程师迈克尔·哈默(Hammer)和咨询师钱皮(J.Champy)曾经在90年代末掀起的管理潮流。他们以终端的用户价值为起点,以流程纳入价值创造的过程节点,赋予这些节点高于横向分工和纵向授权的权力,认为这样就可以打破小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