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跌幅一度达到9.52%。截至收盘,中芯国际A股报55.2元,跌5.53%,市值蒸发62.64亿元。
12月16日晚间,上交所向中芯国际发出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梁孟松是中芯国际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自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带领公司的研发团队完成从28nm到7nm工艺五个世代的技术开发。
梁孟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蒋尚义同样不能舍。此次事件最终以中芯国际给梁孟松涨薪4倍,并赠送一套价值2250万元的住房而得以了结。
今年7月初,中芯国际又有一名核心技术人员出走。在中芯国际工作20年之久的技术研发副总裁吴金刚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从中芯国际离职。
吴金刚于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2001年至2014年,历任助理总监、总监、资深总监,2014 年至今担任技术研发副总裁,任职期间负责参与公司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市场对于中芯国际人才流失的担忧。
截至2020年末,中芯国际共有研发人员2335人,较上年度减少195人,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也由16%下降至13.5%。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共计8.45亿元;平均年薪约36.2万元,2019年为31.9万元。
为了留住人才,日前,中芯国际公布大手笔股权激励方案,以2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3944名激励对象授予6753.52万股限制性股票。按照7月19日的收盘价51.8元/股来计算,这部分股票价值高达34.98亿元。
其中,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副董事长蒋尚义、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梁孟松四人均获得40万股的股权激励,扣除成本价后,每人可赚127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技术突破眼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光刻机。光刻机是芯片制造过程中光刻工艺的核心工具,7nm以下的高端芯片制造只能使用EUV光刻机。然而由于遭到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垄断并因“芯片封锁战”被限制对国内出货,中芯国际始终无法进行5nm和3nm工艺开发。
国产光刻机非一日之功,在等待同时,小芯片封装技术路线或许能为中芯国际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利用先进封装技术实现芯片性能提升,这也是蒋尚义加盟中芯国际的核心价值。
蒋尚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非常热衷先进封装技术和小芯片(Chiplet) ,在中芯国际实现我的理想会比较容易”,“现在中芯的先进制程技术已经做到14nm、N+1、N+2,相信在中芯实现我在先进封装和系统整合的梦想,可以比在弘芯快至少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