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谁不希望自己的产业强大。但实现半导体国产化是一个高度专业的产业问题,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出来的。现阶段无论“盲目鼓吹”还是“灭自己威风”都解决不了半导体国产化的问题。在我们实质攻克难题之前,最好少说多做。
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到历史关口,人们不去解决问题,反而将注意力转向虚无,譬如从身份认同去寻求答案。尤其国产化这种命题,就更容易掉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陷阱。
在这种困扰面前,我们的伟人曾经给出过高屋建瓴的指引。
1992年初春,上海漕河泾,阳光明媚,生机勃勃,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公司。工作人员指着观察窗附近的一台设备介绍:“这是我国新近从美国进口的第一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邓小平马上接过话茬:“你们说这台进口设备姓‘社’还是姓‘资’?”
当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邓小平说:“它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它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对外开放就是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资金,为我所用,这台设备现在姓‘社’不姓‘资’。”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只有搞好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才不至于落后挨打。”
时光轮转,经过30年不管姓资姓社的大发展,中国变成今日强盛之中华。不过,今天的芯片国产化遇到了30年前大讨论时的问题,这次不过是换了一个是否国产化的马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