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表面上虽然平稳,但其实心里都在打鼓。滴滴现在面临的形式很严峻,即便瘦死的骆驼也会比马大,但谁也不敢说,自己会不会是被瘦掉的那一部分。我所知道的好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已经开始私下偷偷刷题,为下一次跳槽做准备了。
我也接到了好几个猎头和其他大厂HR的电话。其他几家头部互联网大厂,现在正在积极挖滴滴的人,最近同组的同事如果在上班的时候出去接电话,十有八九都是猎头的电话。
现在办公室的氛围,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大家表面上都在正常推进工作,但心里都开始策划后手,毕竟谁也不知道最坏的情况是怎样的,当然,我们最希望的还是滴滴能够安全挺过这一波。
这种感觉我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2018年中旬,我通过校招加入ofo不足一年,就迎来了ofo的大规模裁员,见证了一个独角兽迅速崩溃的时刻。而后,我辗转了两家同样做共享出行的企业,均没有呆超过三个月。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后,2019年末,我拿到了滴滴的offer,选择加入了滴滴。
相比ofo,滴滴大厂的光环更强,起码回老家时,亲戚问我在哪上班,我说滴滴,大家都知道,而且滴滴给的薪资也还不错。因为中间有过两段短暂的就业经历,我的简历现在有点花,我原本计划着在滴滴呆3-5年左右,刷刷经验,顺便养养简历,再跳槽去更好的厂。
但现在来看,这一计划很可能要受到干扰了。我研究了几个适合跳槽的行业,发现最近造车新势力的势头不错,不少同行都跳槽去了新势力车企,据说,新势力车企更像是互联网和传统车企的结合,工作节奏早9晚6,很少有强制加班,而且给出的薪酬也很优厚。
而且新势力车企有互联网没有的优势,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人才启示录》,新能源汽车领域,年龄不仅不是焦虑因素,反而是优势。新能源汽车行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合计占比49.2%,其中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占比超过20%。
另外,由于汽车产业链较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并不像互联网一样,仅仅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保定、重庆、宁波、杭州、西安等城市也有核心业务。
但我经历了太多风口,明白在风口上择业是一件赌性很强的事情,所以,我并不会考虑那些新兴的新势力车企。但是,我觉得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品牌或许稳定性更强一些,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即使薪资给不到互联网这么高,但如果稳定性强而且不加班,那我觉得就是一条可靠的后路。
我计划着,如果这次动荡波及到我,我就离开互联网,去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