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去年早期就在供应链侧做了提前布局,因此今年的供应能力相比去年有显著提升。但由于行业整体趋势,以及产品竞争力和质量的提升导致需求迅速增长,因此目前也面临供应趋紧的形势。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甚至在个人微博上坦言:“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而是极缺。”
事实上,在5G、汽车电子、物联网应用等需求引领下,超薄指纹识别、电源管理芯片(PMIC)、面板驱动IC、感测器等产品需求快速提升。以PMIC为例,5G手机的需求量是4G的三倍。
业内分析师指出,目前手机处理器、PMIC,还有微处理器(MCU)芯片都有缺货情况发生。从市场整体情况看,缺货或持续至今年年底。
不过,在美媒CNBC看来,中芯国际或将成为这轮全球芯片缺货潮的受益者。
目前,中芯国际已量产的14nm工艺还不能制造最先进的手机SoC,但CNBC指出,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最先进的芯片,比如汽车芯片就需要基于更成熟的工艺制造,而这也是中芯国际的优势。
根据中芯国际官网,14nm为先进逻辑技术,28nm及以上为成熟逻辑技术。
2020年四季财报显示,该公司14/28nm工艺占比为5%,40/45nm和55/65nm工艺的占比接近50%。
“这些技术要老得多,但对于消费电子以外的许多行业来说已经足够好了。”CNBC援引华兴资本分析师指出,中芯国际也一直在为客户提高价格,这应该对该公司有利。
实际上在全球缺货的背景下,涨价的不只是中芯国际。台媒《经济日报》3月2日报道称,台湾老牌上市晶圆代工厂对同一批货涨价两次,为历来首见。
为应对产能紧缺,中芯国际决定对成熟制程加大投入。该公司在四季度财报会上披露,预计2021年资本开支为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他。
中芯国际计划,2021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
此外,该公司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不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中芯国际大部分设备到下半年才能到位,所以对2021年的营收贡献不大。该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希望28nm及以上节点的产能在未来几年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方面,华兴资本分析师对中芯国际港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为43港元,该价格比周一26.75港元的收盘价高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