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养老)机构、老人,甚至是老人的家属都希望年轻的、更具备专业性的人员从事这个行业,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开出的薪水都不高,护理员的工作又比较脏、比较辛苦,很难留住年轻人。”MEDMET中国区CEO张胡斌分析表示。
乔晓春的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北京地区护理人员平均每月拿到的税后工资为2788元。方策目前在济南,据他介绍,当地养老机构的实习工资大概在2000元/月,正式员工工资在每月3000元左右,包吃包住。
李方元是一位敬老院探访义工,前后去过10多个养老机构。据他介绍,对于一些护理人员而言,养老机构更像是一个包吃包住的“跳板”,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后,一旦有新选择,护理人员往往会离开。而这些新选择,通常是社工、家政等比护理工作轻松、工资较高的活儿。
机构之困
“在敬老院里,常常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大家都是吃完了早饭等着吃午饭,吃完午饭等着吃晚饭,吃完晚饭,会有老人感慨‘一天终于又混过去了’,语气当中有些调侃,又有些无奈。”
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吴心越曾在一家民营敬老院进行过田野调查。在那里,大家不约而同用“度死日”来形容自己在敬老院的生活状态。“度死日”在吴方言中的意思是混日子,没有新的期盼,也没有目标。
过去两年,李方元拜访过10余家养老机构,平均每个机构去过7~8次。据他回忆,大多数养老机构中,老人们的生活都比较枯燥。“除了有资历的敬老院可能会有特色活动,小部分会应付检查,临时安排节目。”
“通常来说,收费高的敬老院才能提供细化服务。可能护理人员配置多,分摊到每一个护理人员身上的压力没那么大,也就愿意花时间多陪老人。”据李方元观察,低端老人院普遍人手不足,平均每个护工负责照顾10~12名老人。另一位养老行业从业者祥昊则告诉笔者,对于半自理老人而言,护工配比在1﹕10~1﹕15,而对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而言,护工配比在1﹕2~1﹕5。
人员配比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护理人员无暇顾及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人手不够,则是因为“养老行业还挣不到钱”,只能通过削减人工支出来控制成本。
余阿姨经营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前期投资400多万元,目前住着80多位老人,雇有5名护理人员,预计15年才能回本。此前,有研究显示,62.4%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
“目前,我国养老行业的发展主要受政府引导,尤其是公立公营的养老机构,短期内不看投资回报率。”在张胡斌看来,“养老”实际上分为公立公营和完全市场化两类,尽管两者做的事情看起来一样,但内核完全不同。前者是“事业单位提供的一种社会服务”,主要承担“兜底保障”的作用,而后者则主要针对具有高支付能力、对服务品质有要求的人群。
李方元曾多次去过广州市老人院,一所在当地具有“领头羊”效应的公办养老机构。据他介绍:“那边的软硬件条件都很好,入住价格也不贵,大概3000元/月,是‘有生之年应该争取去的地方’。”但由于是“政府示范项目”,供不应求。
据李方元了解,里面住的老人分为两个“典型”:由街道或居委会推荐的“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