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9月14日至2023年9月13日,由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执行。
可是,投资方并不买账。钜派负责上海前滩 (海悦华庭备案名) 并购私募基金项目的投后团队在律师出具公函后,于9月4日从福晟前滩钱隆广场“抢”走了上海前滩项目的公章,并将公章锁进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地下25米的“宝库一号”,采用跟美国NASA同样的军用安防技术,安防系数超过大部分银行金库。
业主躺枪,耽误子女
福晟和钜派之间的纠纷本来是企业间的事,可是买房的业主却无辜躺枪了。
项目开发商本应于2020年6月30日前办理项目房屋所有权证,即“大产证”, 可是直到现在都没能办成。 有业主透露,如果在10月1日之前无法办理好房产证,海悦华庭400户业主的子女很可能无法就读房子对口的优秀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
9月10日,海悦华庭众多业主聚集在上海世茂大厦,要求领导出面解决该项目的房产证问题。
海悦华庭业主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基金管理人能拿出箱内的证照章,协助业主顺利办房产证。
而投资方钜派则表示,需要与世茂福晟商量。
据界面新闻报道,世茂方面给予的回复为:“世茂集团从未对相关私募投资基金兑付提供任何担保或其他措施,故世茂集团对该产品的兑付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责任承担。投资者无权亦不应向世茂集团主张任何权利。”
世茂把锅甩出去了,于是事件要想解决,最重要的就是福晟创始人潘伟明,但一份涉及他的司法文件称其目前“下落不明”。
在这起事件中,房企、投资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在考虑, 业主和子女却无辜成为了企业纠纷之中最倒霉的受害者。
9月19日,福建福晟集团有限公司被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520万元,案号(2020) 闽0112执2716号,业主维权或将更加困难。
可见,老百姓买房时选对房企、选对项目是多么重要。
入不敷出,雪上加霜
随着“三条红线”出台,现在买房不仅是选择规模房企就行了,还得看企业的资金链是否稳定。
比如福晟集团规模就不小,2017年,福晟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5500万平方米,其中在深圳拥有土储货值超3000亿元,在郑州拥有近2万亩土储。同年,福晟集团以19.43亿元完成了对香港上市公司佑威国际的反向收购,借壳上市。
此后,为了快速发展、扩大规模、保证资金充裕流动性,福晟集团采用“3691模式”,即3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9个月封顶、1年收回本金。
在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这套打法很有效,然而在政策越来越严格的行业后半场,福晟集团的“高价拿地、短债长投”的发展模式导致企业负债大增,现金流吃紧。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已达741.34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由2015年净流入3.22亿元转为2016、2017年净支出42.18亿元、68.15亿元。
资金紧张的福晟集团为了融资,甚至将内部员工和供应商也拉进了项目跟投的队伍中。据报道,福晟集团下发给员工的跟投方案中,每名员工的跟投上限为20万元,供应商的跟投额度则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这个过程中,同样天雷滚滚。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清明小长假前夕,10余名曾经的福晟员工以“债主”的身份聚集在福晟在福州的总部大楼登门追债。维权起因正是员工跟投无法兑付。而这10余名员工只是福晟维权大军中的一小部分,据知情人士透露,福晟员工维权涉及的跟投金额估计在15亿元左右,波及人数众多。
本来福晟就负债累累,现在又赶上房企负债“三条红线”,让不敷出的日子越发雪上加霜。
从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的100家上市房企来看,今年上半年房企的有息负债规模进一步提升,上半年达到7.8万亿元,相比2019年末增加了6.82%。其中100家房企中有88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超过100亿元, 5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超3000亿元。
一些中小房企资金链紧张,债务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不少房企出现现金流明显承压的情况。如天房发展、新华联、阳光100、鲁商置业等房企,2020上半年短期有息负债现金覆盖度不足30%,现阶段短期债务风险较大,经营风险上升。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优胜劣汰更加残酷的阶段。
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前一定擦亮双眼,多方研究, 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