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屏幕改变学生命运这件事情是不用质疑的,一定会,现在不会未来也会。
但有一点,教育的本质是老师能跟学生交互,老师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心态、学生的状态,因材施教,这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不管是在线还是地面,这一点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
针对农村地区的孩子,在线屏幕肯定能解决很多学习问题,但关键是屏幕另一边的老师要非常优秀。简单地说就是城市老师跟农村老师的差距很大,因此,给农村地区孩子上课的老师一定要是最优秀的,因为老师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此是否感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应试的问题。对于中国所有的孩子,我国的应试教育不改变的话,那么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不会有本质的改变,但是对孩子的命运来说,即全国高考,我觉得屏幕还是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的。
新京报:你觉得这次疫情是否为线上教育、屏幕教育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俞敏洪:当然,可以说是引起革命性的助力。但面向未来,它真正的优势和它可能带来的“后遗症”,现在其实还没法评估,因为一切还在进行之中。
我觉得最大的“后遗症”可能还是孩子会形成对屏幕的依赖症,这个依赖症其实并不是为了学习。
谈在线教育
建议开发只能用于学习的屏幕
新京报: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备受关注,对此你有何思考?
俞敏洪:一方面,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城市的经济状况还有很大差距。这一次,很多农村孩子想要屏幕其实都没有。实际上,未来中国的孩子,一定意义上他们都需要通过屏幕来学习,也就意味着,每人一块屏幕原则上是不可少的。
疫情结束后,中国的教育会变得不一样,老师会把大量的家庭作业通过屏幕布置给学生。这一点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孩子拥有屏幕以后,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他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打游戏。
所以给我带来的第二个思考就是中国的孩子只能用屏幕来学习,要有特制的,未来这是一个巨大市场。
研究显示,屏幕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有非常大的伤害。所以说,我们应该开发大量只能用于学习的屏幕。否则不加以管理的话,对孩子的“杀伤力”非常大。城市的家长对孩子使用屏幕是有一定限制的,家长会花时间来盯着孩子。但在农村,还有1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父母是不在身边的。
新京报:这个提案方向,你觉得可能存在哪方面的困难?
俞敏洪: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家长多掏一笔钱。这个屏幕要用来上课、学习、交互等,这个成本其实不低。我们算了一下,最便宜的,出厂成本都得五六百块钱,再加上其他配置,就要1000多块钱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屏幕使用两三年后可能就要更新换代,这也是一个不断投入的成本。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无论是通过视频的方式,甚至未来立体化的方式、AR或VR的方式来交流时,可以完全达到同秒状态,这就跟面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这是5G时代能解决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有交互就会引起兴趣、有兴趣就能坚持学习。——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