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出于版权保护的考虑,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春季在线影展在播映新片《春潮》《一百零八》《婚姻故事》时使用了防盗版技术,只能在手机App上观看,不能投屏。在一些观众看来,手机观影体验并不十分理想,即便是蓝光高清放映,小屏幕播放还是会损失一部分画面细节,观看不以强情节夺人眼球的文艺片,也比较容易分神。
国际影展方面,从西南偏南电影节和亚马逊推出的线上展映片单来看,和西南偏南原计划在线下展映的片单相去甚远,体量也缩减许多,大部分剧情长片都没有参与线上影展。相对而言,纪录片创作者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比较接受线上放映的形式,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强烈的商业诉求,而更注重影片的社会价值,希望看到的人越多越好。
传统国际电影节主办方对于流媒体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旧势力仍然主导着电影节规则。虽然眼下,他们从未如此迅速地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也在努力尝试一些线上策展,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准备全情投入,把自己变成一个线上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罗伯托·西库托在日前采访中坚持宣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不会延期,仍将于9月2日至9月12日举行,并且不会被线上活动所取代。他希望意大利政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抵御病毒蔓延,以便届时能够在安全开放电影院、为电影节的顺利举办提供保障。
We Are One的片单尚未公布。从目前消息来看,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会是有限参与,极有可能是提供一些经典影片在线播映以及大师班的策划,而不会拿出真正的电影节主竞赛片单参与到线上活动当中。
出于版权销售等商业利益或者线下放映的仪式感等方面原因,从目前举办的各种线上电影节、线上展映来看,优质新片在各大展映中都是少数,大部分是问世有一段时间的旧片。由此可见,We Are One将更接近一次鼓舞人心的集体活动,而不是线下影展的复制品,它将通过电影这门跨越文化与界限的艺术,给全球电影人和观众带来娱乐和疗愈,同时给行业本身带来希望。
受到疫情影响,传统电影节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在当下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选择。华语艺术电影点播平台CathayPlay创始人Cliff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将与纽约华语电影节合作,于5月下旬推出线上影展,目前正在筹备当中。此举主要目的是给创作者作品提供一个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完整性,给观众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过,Cliff并不认为线上影展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在他看来,影院的视觉体验和居家观看完全不同,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声效和美术等细节往往只有在电影院才能得到最佳体验,而电影节不仅仅意味着看电影,也是行业交流的重要场合,而这种交流通常是面对面。“现在,很多远程交流手段越来越多,但你会发现当面交流依旧不可取代。”
集体观影的仪式感同样无法替代,对于观众而言,参与电影节意味着一种综合娱乐,关于电影、啤酒、烧烤和音乐,最重要的是与其他影迷的相遇和重逢,分享对一部电影的感受,这是电影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线上电影节所难以复制的珍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