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产业的技术发展、成本优势及中资“走出去”的脚步加快,中资建筑企业在首尔、釜山、济州岛地区的项目量也有所增加,每人负责的项目也从一个增加至两个甚至更多。
不过,疫情对于在韩国刚刚兴起的中国建筑企业来讲,可谓巨大打击,“目前我负责的两个建筑项目中,有一个购物中心已经接近完工,但业主方面却由于疫情期间无法保证人流,需要扣除成本为由,拖延交工时间;另一个项目也因为国内短暂停产及物流时间较长,出现从国内采购的装修材料无法准时到位等问题。建筑行业整体面临一定损失。”他说。
顺丰速运韩国分公司负责人李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物流公司来讲,一边是航司航线大幅度缩减,客运航班已降至一周一班,航班数量的减少必然将影响物流的时效性及准确性。
杨晓军也表示,从机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航班数量的减少、韩国海关加强检验检疫力度、往来中韩的船只急剧减少,其中部分海运航线更是全线停航,对于中资企业确实有着一定的影响,无论是依赖于韩国内需的消费企业,还是需要依靠物流来生产的制造型企业,都难以避免。
部分行业未见“巨大波动”
疫情仍在韩国国内发酵的同时,中资企业的自救与互救也在不断进行。
目前,李承霞所在的公司参与由韩国政府提起的“善良房东”倡议,部分减免或延缓了一些韩资企业的相关款项支付。张先旺的公司已经要求,除技术维护岗位以外的绝大多数岗位在家中办公,并决定暂缓原定于今年4月的“员工更替计划”;针对在韩国本土C端(消费者端)用户的产品,通过其官网、经销商或运营商网站、新闻媒体及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直播,以促进销售。由于该公司的部分产品曾被韩国官方指定为“优秀创新产品”,还被韩方邀请至韩国政府持股的电视购物平台,进行免费的直播。
张先旺表示,相比于中国,韩国国内的通讯市场销售端向运营商所控制的渠道集中,这反而有利于在疫情期间,将公司可动用的有限营销资源,用到最需要,且受欢迎的地方。这对于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韩国市场来讲,也是支撑韩国的内需不因疫情而受到“巨大波动”的根基。
首尔市政府旗下机构首尔产业振兴院(SBA)高级经理尹智英(音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只要是获得首尔市政府认证的产品,不分国别,均可以获得由首尔市政府提供的营销、金融及场地支持。
此外,由于LG、SK等韩国大型企业纷纷推出“在家办公”制度、韩国高校延迟线下开学时间等因素,更多韩国民众在家中生活、娱乐,给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据四三九九网络的韩国子公司(4399 Korea)负责人周先生介绍,公司自2016年开拓韩国市场。该公司在疫情期间推出相关促销措施,吸引韩国用户加入,仅在今年1~2月期间,同时上线用户同比增加了85%。
盈科韩国律师事务所是在韩国设立机构的首个中国律所。律所管理合伙人祝翠瑛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韩国方面的防疫措施总体上公开且透明,同时韩国政府也在积极为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援、低息贷款等措施。中资企业只要在韩国合法注册并登记,绝大多数政策中资企业也一样能够享受。
李斗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和韩国之间的产业链及人员、物品流通需求较大,关系较为密切,但随着疫情发展导致产业链有被切断的风险,中韩两国可以首先尽力保证货机、货船等物资的顺利通关。
疫情袭来,在短暂停滞之后,中韩经济协作与联系有望更加紧密。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4月1日公布的数据,3月份韩国进出口贸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基本持平。根据出口对象来看,韩国对华出口尽管同比减少,但环比已经回升。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运营委员长金泰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相比于欧美国家,中韩两国的疫情均在可控范围内。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中日韩经济合作的框架内巩固中韩产业链互助体系,甚至吸引企业将欧美产能转移至中韩产业链内,并形成更加稳健的经贸往来,这是疫情背景之下,两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应当考虑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