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进驻武汉的第6天。
此前一天,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
陈薇是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
30日当晚20点和31日晚23点,陈薇两次在忙碌一天后,接受《中国科学报》独家专访。
《中国科学报》:疫苗是大家现在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我们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另一种则是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处,即便研制出来,恐怕也成了“马后炮”。哪种声音更符合实际?而且冠状病毒以变异迅速著称,会不会等我们研制出疫苗,病毒已经变异到能逃避疫苗了?
陈薇: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但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的最快“1个月”内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当然我也不敢排除有非常优秀的科研团队能做得更快更好。
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疫苗不会是“马后炮”。
当年SARS之后,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那么不管疫苗还是药物,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狭路相逢,就不会这么被动。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一旦有新变异出现,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发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
《中国科学报》:有专家说我们即将迎来疫情拐点,您的判断是什么?
陈薇:从现在来看,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但是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后,疫病会不会还有第二峰、第三峰呢?对此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
《中国科学报》:17年前,你们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抗击SARS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这个成果还曾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一次,广谱抗病毒喷剂是否也派上了用场?除医务人员外,普通群众可能采用这一药物进行日常预防吗?
陈薇: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这种喷鼻剂对RNA病毒的抑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而且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一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正在使用。
但由于这种喷鼻剂有一定技术难度,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如果国家认为这可以作为一个急用物资,我们是具备一定应急扩大生产能力的。
《中国科学报》:有人说,此次与新型冠状病毒狭路相逢,最令人痛心遗憾的是很多“非典”的经验教训被抛弃了。
真实情况的确如此吗?
陈薇: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非典”是我们国家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分水岭,从那以后,我国有关传染病防治的人才队伍、平台条件、技术储备和专项研究,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国家如果国力不强大,到现在早就被宣布为“疫区”了。
《中国科学报》:比起SARS,新型冠状病毒似乎更“狡猾”,特别是隐性携带者造成的传播简直防不胜防。
这是否意味着“非典”经验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
陈薇:每种疾病都有它的新特点,但终究无外乎控制三个环节: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