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云计算等高端领域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
但在这万亿上市公司背后,有无数的小企业、商铺。可以说,经过他们的努力,才有了阿里的今天。但作为双十一的卖方,是否能毫无顾虑地去双十一捞一笔现金流呢?
其则不然,据部分商家透露:首先,参加“双11”不仅仅是报名参加活动那么简单。双11背后,往往意味着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在参与“双11”时,不仅要承担提前备货的机会成本,还要大幅增加当月的促销成本,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双11”不仅是全民的狂欢,也是整个企业的狂欢。那么多企业聚集在一起,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是个巨大的问题。当你已经提前付出资金进行储备和宣传后,但是依然不能获得一个好的位置,没有足够的站内流量支持,仍然没有销量。
另外,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产品价格在平时就定的比较低,而为了迎合双十一活动,他们的利润在不进行提价的情况下,能不能换回成本似乎成了一个谜题。
还有爆款产品销量大,但一般利润低。它对参加双11和不参加双11几乎没有影响。特别是当90%以上的流量来自一种爆款产品时,很容易在服务和物流巨大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平常没有的负面影响。
于是在双11期间,有不少品牌都把目光放在了新产品上,因为新产品可以“高起点”定价,然后大幅打折,恢复正常的利润水平。但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新产品或准备不足,因此根本无法在双11里取得好的盈利。
也有一些商家,想参与双11赚钱,却不想降低原有畅销产品的价格,甚至在双11当天就把“热销产品”下架,因此商家伤害了一直关注其打折情况的顾客,对新顾客增涨得不多,但却失去了一批老客户。
一些老店也担心降价太猛,会严重打击老客户,讨好一批又得罪一批,不好取舍。
对于一些经营刚刚成熟的商铺来说,无疑会扰乱营销节奏,影响日常销售。一些商家认为,自己已经过了亏损赚客流量的初期阶段。如果品牌在双11期间打折,势必影响相邻两个月的正常销售利润,得不偿失。
这样看来,双十一不仅对阿里等电商平台提出了挑战,对于商铺和消费者又何尝不是一次变相竞赛。卖家要使出浑身解数,增长销量,比过同行;卖家还要眼疾手快,精打细算,谨防花钱买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