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验主义错误——认为短视频没有市场。
2017年3月,腾讯领投了快手的D轮融资,当时的快手已经是中国第一大短视频平台与第四大手机流量平台。
同样在2017年初,腾讯的手游《王者荣耀》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月流水超过30亿元,相当于微博2016财年全年的净营收。
此时是腾讯最得意的时刻:掌握着中国最大的流量入口、最受欢迎的全民手游、第一大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还投资了第一大短视频平台。
也就是这个时刻,字节跳动凭借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与抖音三款产品同时杀入短视频领域。
“腾讯当时盛世之下,多少还是有一点看不清危机的。”一位微视的前员工说,内部也有一些团队在做短视频产品,比如腾讯视频做了moka视频(Yoo视频前身),但这只是团队们自己摸索。
直到2018年春节抖音异军突起,腾讯才恍然发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字节跳动三款短视频产品已成为千万级日活产品。据Questmobile数据,2018年中头条系日活其占产品全量的9%,相比去年上升6.2%,腾讯系则由54.4%下降至47.7%。 抖音的咄咄逼人是腾讯决定亲自下场的直接原因。2018年4月,腾讯迅速组织团队,复活了微视。 从投资到亲自下场,腾讯给外界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短视频战场不能丢。 一位微视人士对《财经》记者回忆:微视刚刚复活的时候许多人还有些期待,因为是近年来少有的一个新的战略级业务。微视在一段时间里门庭若市,希望转岗的人也不在少数。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微视的团队扩张到了400人。 抖音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已经初步形成,风头甚至盖过了腾讯投资的短视频平台快手。“高层可能下了决心,但在执行者的层面,多数人还是蒙圈的状态,没有意识到竞争的艰难程度。”上述人士说。 在重启微视伊始,团队提出想改掉“微视”这个听上去有些老气的名字。 一位微视的GM听完后不屑一顾,有点讽刺地说到,“产品都是火了之后你才觉得名字好听,你们现在就不要总想着改名字的事情,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庙里找大师看一看风水可能更有用。” 没过几个月,来到微视的员工发现自己并不像一个身处战略级业务的员工。比如从来没人和他们讲过微视的目标、战略和打法是什么,甚至和抖音的差异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在加入微视后,团队也没有比其他部门更多激励机制以鼓舞士气,就像是一次平凡的换岗。
失灵的防御体系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防御体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司应对攻击时清晰适当的战略战术,还包括一家公司灵活有效的组织能力、敏捷的情报系统和预警机制,甚至掌控舆论的能力。
首先是战术层面。腾讯在过去面对竞争者来袭时,几乎都是一套相同的打法——跟进一款相似的、完成度高的产品,再导入巨大流量(资源)基本就能成,比如应用宝、QQ浏览器。腾讯视频与QQ音乐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同样逻辑。
腾讯调动了集团内几乎所有资源给微视支持。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腾讯视频停止接受头条的流量购买需求,2018初开始腾讯渠道全面停止,目前头条只能买广点通非腾讯的流量。QQ、QQ浏览器、QQ看点、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全员出动为微视导量。
而同样作为战略级产品的天天快报,实质上一直没有获得QQ系的类似导流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天天快报的负责人是来自OMG(网络媒体事业群)的副总裁林松涛,与QQ所在的SNG并非同一体系。
一位微视的前员工对《财经》记者说,腾讯在面对强势敌人的时候就像一个勇夫,习惯了一受到攻击就挽起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