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盘点后发现,我们在内容的吸引力方面需要强化,好的内容才是根本。一个好的平台自然会鼓励内容创造者创造更好的内容,相比于博客时代,当时好的博主写出的文章好像量更多。
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我想那是比较短视的,不会长久的。平台如果照顾更多人的话,就可以做得更长久,所以我们当时想要怎么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自己做每一个功能、每一个服务的意义是什么,是我们在思考的,如果只是流量,我们觉得是有问题的,是不会长久的。我们在思考每一里每一毫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只让自己好”就等于是抛弃了“本”,转而去追求“末”;相反,“让大家好”才是在真正的关注“本”,培育“本”,让“本”能够持续不断的欣欣向荣。
最后,用张小龙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来结束第一部分——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话,它不会太长久。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它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2
底层逻辑二:跟随愿景
在这篇演讲中,张小龙专门讲了微信的原动力以及梦想。
张小龙是这样定义原动力的:原动力是你内心深处的认知或希望,他很强大,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也要做到。
因此微信的原动力是:做最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特别是生活方式的工具)、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这两个就是我们的原动力。
那微信的梦想又是什么?
张小龙说:对于用户来说,是成为用户最好的朋友;对于平台来说,是成为非常活跃、充分竞争的市场。
其实,不论是“原动力”还是“梦想”,都属于“逻辑层次”中的“上三层,即:愿景层、身份层和价值观层。
说到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著名的”逻辑层次“理论,它是由NLP(神经语言程序)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
逻辑层级理论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愿景层位于最高层,是关于我们想要实现的愿景是怎样的?梦想是怎样的?
身份层是关于“我是谁”的。
价值观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的。
能力层是关于我的能力的,包括状态、策略和处世模式。
行为层则是关于我做什么或者我已经做了什么的,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行为。
而最低一层的环境层则是指我所处的环境究竟是怎么样的。
根据罗伯特·迪尔茨的这套“逻辑层次”理论,当我们想要去改变较低层次时,通过改变更高一层往往更加有效。
同时,当我们在思考低层次的问题时,也不该忘了还得去更高层级看看导致低层次习惯发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高的层次总是在不可避免的驱动着低的层次。所以,当一个变化在高的层次发生(比如“你认为生活本身很有趣”),它往往就会影响到低层次的行为变化(比如:你会把一下午的时光用在一个爱好上)。
对于微信来说也是如此,微信一旦明确了自己的原动力以及梦想,它的行为行动也就随之明确。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属于“愿景层”的原动力与梦想是如何指引并驱动着微信的各种行为与动作的?
微信的梦想是让这个工具成为每个用户的老朋友,因此微信不想破坏这个老关系。这就驱动了如下行为的产生:微信没有选择在登录界面放置广告。
关于这一点,张小龙是这样说的:
如果微信是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微信是你的好友,然后你们见面时,他脸上先贴一个广告,你要先撕下来才能跟他说话,就这样一种感觉。
后来张小龙在讲到小程序时又是这样说的:
很多人看不懂小程序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当你明白了我们的原动力,就能够明白我们的做法。如果不去中心化,我们自己垄断几个小程序和小游戏,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