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去我做咨询辅导的一家公司回访,旁听了一场他们的季度经营会议。
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正好有位事业部的年轻同事在向大家汇报上个季度的情况:
Ermmm,上个季度我们事业部是亏损的,费用上有点超支了……
然后,销售额还算是达到季度目标的,但是……貌似目标本身设得也不是很挑战……
但无论如何,我们整个团队能够团结一致完成目标,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唯一,就是费用这一块,明显超了预算,导致最后的亏损……
说实话,当时整个会议室的人听得有点懵,我也没有摸到门道,努力在想这个事业部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时候,事业部的总经理赶紧出来救场,补充说明了几句,才让大家明白了那位年轻同事想表达的意思。
小伙子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悻悻地从台前退了下来。我看事业部总经理的脸色,有点塌下来的意思。
通常,我们讲话会分为两种,
一种,是生活中的讲话,和家人、朋友、同事的闲聊。这种不需太多的构思,从哪儿开始讲起都没有问题,一般来说,从事情的起源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下讲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职场上的讲话,比如说会议上的发言,向客户或同事做一个主题报告,或者,跟你的老板单独汇报一项工作。这种讲话,就要讲究说话的构思和技巧,需要能简洁而清晰地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
本质上,是基于逻辑思维的语言组织。
如果用生活中的方式,在职场上讲话,体现的不仅是你的不专业和稚嫩,更糟糕的是,暴露了你底层薄弱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人,在职场上一开口就输了。
02
那么,这位年轻同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什么:
1)上季度是亏损的;
2)亏损的原因在于费用超支;
3)销售额完成了既定目标;
4)但目标定得可能有点低;
5)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完成目标,是值得肯定的;
6)费用预算,是最大的挑战。
但是,他并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要让自己的讲话表达更清晰易懂,首先一定要对自己想说的话,做以下3个层次的分类:
必须说:哪些,是绝对需要讲的内容;
补充说:哪些,是备注信息,是补充说明的内容;
不必说:哪些,是不说也没问题的内容。
以刚才那位年轻同事的案例来讲,必须说的内容是:
1)上季度是亏损的;
2)亏损的原因在于费用超支;
3)销售额完成了既定目标。
因为背后的逻辑是,
收支(盈亏)= 收入(销售额)- 支出(费用)
把这三点讲清楚了,问题的主干就讲清楚了。剩下的内容,都是主干以外的枝叶,属于备注信息,是补充说明的部分。
所以,同样这个意思,变换成逻辑而高效的表达的话,应该是:
首先,讲问题的主干:
上个季度,我们事业部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达成了目标,但费用超支了。
然后,讲需要补充的备注信息:
销售部分,我们的目标定得有点低;费用目标,对我们来说有很大挑战。
最后,关于“团队成员团结一致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