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层面,大多数公司整体上更偏向于正面传播品牌和影响力。
依兰坦承,最初进入公关行业,初次遭遇被黑时,十分反感,“团队好不容易做上去的好感度、美誉度直接受到影响,有种想找人理论的冲动感”。但时间一长,逐渐接受。采访中多位受访对象表示,“好像一天不打口水仗,就有点不正常”,甚至有人描述在公关行业工作的人的状态——其忙碌程度取决于另一家公司公关的状态。
依兰说她所服务的公司有过不少被黑的历史,作为“回报”,自己也曾与竞品公司有过各种交锋的案例。她认为,“黑”行为不一定都是竞争对手所为,可能是搜索或其他莫名的原因。有些并非因对手而起,但可能会被对手利用趁机发酵。
一位不具名的公关人员告诉《中国企业家》,四年间,她穿梭于奢侈品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相对而言,传统奢侈品行业比较有序,品牌营销各凭本事不会去黑其他家。
去年12月,无法容忍黑公关的媒体人秦朔在其朋友圈发声,呼吁有关部门介入,对互联网公司竞争中的“黑公关、谣言、水军”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
被黑、互黑
黑公关一词,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刷着存在感,起初网络营销人员发现可借势营销,刺激公众情绪可以带来不少生意。随后手段不断升级,逐渐变本加厉,“黑稿”、“水军”等出现。
怎么黑?
在企业竞争中,利用抹黑对手的“黑稿”进行商业诋毁,已经成为近年来互联网乱象之一。更多的公关从事者将处理负面消息、发“黑稿”视为日常。依兰说,网上有人专门总结了黑公关的一些手段,比如通过虚假信息、各种黑幕、煽动矛盾等步骤搞跨竞争对手,文字口号战仅仅是比较初级的手段。
说到文字功夫上的直接较量,公众更为熟悉的是2014年“双12”预热,各大电商巨头大秀文字本领,从淘宝的“真心便宜,不然是狗”,到京东的“拒绝假货,不玩猫腻”,再到苏宁的“真比猫狗省”、国美的“货真价低,猫狗快闪”等。
上述互联网金融圈资深公关人士则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操作手法,找一些负面的老旧新闻,换个时间地点人物,套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然后发一圈稿子。或雇水军将对手的负面消息放大,或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放到竞品上。也有公司天天盯着同行的网站,关注竞争对手的犯错时机,积极寻找媒体爆料。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似乎大家已达成共识:抹黑别人,也是把自己拉下水。所以在公关圈里,“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一般不太敢明目张胆造谣撕怼”,依兰说。
值得注意的是,“水军”常见于娱乐圈,如今用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多位接受本刊采访的互联网公司公关人员以及曾经从事协助公司推动相关传播工作的人员均表示,“水军”的存在已是常态,这已是当下黑公关的一个特色。
据依兰介绍,水军也是相对容易操作的,对于舆论引导的内容,公关公司会去做控评,比如准备几十条留言,如果遇到不和谐声音,本着“能删就删”的原则,如果无法删除,就会让好评置顶,保证大面积都是好听的声音。但为了保证品牌的相对真实,品牌的负面性评价也会适度保留。
不依赖黑公关的套路初见雏形
如今频繁出现的互撕、互怼等桥段,仅仅是做戏,“因为各家公司市场部的人员或高层都认识,他们在做(指的是“互撕”、“互怼”行为)之前有通气”。上述不具名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圈,拥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有着共同的利益”。
业内人士称,这样的事前沟通在很多行业已形成潜规则。如果一家企业想要坐上龙头位置,不仅仅靠一家口碑来保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