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平台响应者寥寥。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APP刻意回避账号注销的问题,试图用设置繁琐的注销程序,消除用户注销的欲望,让很多人不得不放弃注销。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凌力分析:“从根本上看,网络平台是不愿意提供注销服务的,因为这会让平台失去用户,损失已积累的数据信息,无论是现阶段运营还是未来发展,平台都很需要这些信息。”
对平台而言,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运营角度来看,这些数据信息似乎都难以割舍。
有媒体报道,一些业内人士谈及网站运营的“潜规则”:网络平台需要找资本对企业进行投资。其中,用户储备是否巨大,是资方关注的重要指标。对于平台来说,回避注销问题,一定程度上就锁住了用户账号,用户一旦进来,就成了永久身份,只进不出,会显得平台上的用户量一直增加,即使用户活跃量和平台用数量相差悬殊,这是网络平台的手段之一。
技术繁琐背后,是用户量的遮羞布
一些APP平台表示,平台账号注销步骤繁琐,一定程度上是对用户和平台的一种保护机制。
他们认为,APP平台要清除用户账号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账号既往的浏览痕迹、cookies数据,以及涉及在线支付的交易信息,诸如账户余额、转账记录以及APP账户与关联平台的授权绑定等,APP平台要保障用户身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被居心叵测的人恶意注销。
此外,从技术角度考虑,注销功能的技术成本偏高,而这一需求指向的对象往往是极少数人。
相比于将用于这种对产品本身无太大增益的事情上,平台方更倾向将精力花在如何唤醒沉睡用户上。
某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对此表示:从技术层面的稳定性考虑,如果你真的删除了一条用户数据,但在其他地方有一段代码是根据用户数据获取系统通知消息,数据不存在,引起代码出错,就可能引起系统崩溃,对程序员来说修改成本太高。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网站或APP为了继续保留用户数据和不影响网站架构,可能会存在假注销的操作,用户注销后,自己虽无法查到账号信息,但相关信息实际上仍存储在内部服务器里。也就是说,注销并不等于个人数据全被删除。
但实测发现,问题似乎还很多。
如果不能注销账户,甚至不能更换绑定手机号的话,当这个手机号码不再使用,号码经过一段时间会被运营商“二次启用”,新的使用者只要用手机验证码登录,就能看到手机号码的原来使用者的各种账户信息。
“这是非常不安全的。”此前有媒体记者采访到的使用者中,有一位因为工作变动,已经离开北京,但原来用的北京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有废弃,仍然每月交钱。她说,如果号码弃掉,“二次启用”后就会被人窃取到大量隐私信息。
而人人网、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前段时间就被曝出注销不彻底的情况,据网友反映,在这类平台上注销账户后,仍可以浏览用户曾经发布的文字、照片、视频等信息。
《中国新闻网》表示,目前很多APP都绑定了用户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有些带有支付服务的APP还绑定了银行卡,这些信息一旦遭泄露,后果不堪想象,也经常有因信息泄露引发的诈骗案件见诸报端。
一位业内人士人告诉记者,“有些从事互联网‘灰产’的人每天专盯着用户的注册账号,并利用电脑病毒、钓鱼软件、手机漏洞等办法,盗取个人的密码信息,从各类网络平台上获取大量未注销账户,以此来做‘刷量’生意。”不论是电商、社交还是内容平台,各个角落都活跃着他们的存在。对于各种类型的运营者而言,流量是刚需,有量才能带来新的用户检索,有量才能带来新的购买转化。这种需求在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灰产”,加之APP平台虚假注销或出售用户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