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重视,旨在提高中老年消费新用户数量。一位接近拼多多的电商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其内部认为在中国传统影响下,父母很难开口让子女买单。
商家层面,淘宝由低端、中间和高端、稀缺商品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中间层级多是天猫的主力,也是淘宝主要维护的商家,而高端和稀缺商品是淘宝的壁垒所在。
目前低端商家最受拼多多影响——在拼多多平台上,商家不需要花费价格的三成以上支付佣金和运营费用。
用户和商家层面的冲突,或许将是持续的竞争主题,但现阶段还难以成为战役的导火线。
原因在于,一是这场争夺刚好撞上阿里电商体系权力更迭,2017年12月27日,淘宝、天猫宣布换帅。上述人士称,在集团层面,阿里CEO逍遥子对拼多多渗透率已有警惕。但是各部门响应时各有诉求,从集团核心以及天猫层面,在淘宝流量大盘里牺牲天猫、打击拼多多难以让步。
二是因为去低端化也是淘宝主动选择,升级平台的结果。对于淘宝来说,很难、也没必要从商家层面通过“二选一”遏制拼多多发展。所谓对低价商品流量放开只是部分运营策略。
因此,看似针锋相对的“淘宝特价版”APP,流量上这款具有宣战标志性的产品,或是集团战略要求和部门战术妥协的结果,下载量和活跃度似乎并未获得淘宝大盘的支持。现阶段阿里电商的重点仍然落脚天猫和盒马鲜生。
将时间线拉长,才能看清这场战役的看点——黄峥对拼多多的战略规划与淘宝的战略演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度重合,但又不完全一致。
黄峥期望拼多多成为线上Costco——给不同人推荐他们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精准服务不同人群、反向定制、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类似电商版的头条。
这将涉及两个维度的竞争——一是商品分发方式,搜索还是推荐;二是供应链。首先,淘宝目前代表的搜索,是用户去找商品,SKU要大,要满足长尾需求;拼多多目前代表的是匹配,是商品找用户,不用SKU很大,但要让用户喜欢,进而在匹配场景下,平台还能指导供应链反向定制(C2M),以深入供应链。
可以说,拼多多前期的微信关系获取、单品运营和隐藏搜索等都是为了这个阶段准备——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中去,有了规模之后才能去反向定制,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事实上,千人千面也是阿里“All-in移动无线”的重点,一位阿里高管告诉《财经》记者,现任淘宝网总裁蒋凡从2013年加入淘宝后陆续推出了淘宝头条、内容视频、直播等。
外界不知道的是,目前淘宝主体已经不再是搜索,只占50%左右,且会越来越低,更多的流量来自推荐、直播、内容、活动等。
一位行业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目前的情况下,拼多多想跟淘宝竞争,一是可以把有限的流量集中起来,快速降低生产成本,占据消费者心智;二是优化社交场景优势——淘宝首页是根据消费行为进行信息流推荐,但不容易让用户感知其从属人群和爱好,社群维度推荐是拼多多应加强优势的地方。
黄峥说,他对拼多多的期望,不是成为下一个阿里,而是成为独特的、被人记住的存在。事实上,聚划算当初的规划就是从制造爆款,到反向制造商品。如果拼多多转型有所失误,或许也会将自己框在低价拼团里,成为下一个聚划算。
不过,如果它成功,其可在电商领域重演今日头条和百度的战役,最终形成PC与移动新旧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