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外界很少察觉的。因为腾讯在2016年7月领投了拼多多的B轮融资,拼多多被视为腾讯阵营和微信重点扶持的对象。但微信并未给拼多多开设入口,从诞生于微信开始,拼多多与微信的关系更像是一场“ 猫鼠游戏 ”。
拼多多需要微信,微信是一个可以触达用户、了解用户的窗口;微信也需要拼多多,在小程序开放初期,拼多多曾作为官方示例,对外展示了小程序的势能,也吸引了一大批人加入微信生态体系。
但当拼多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平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交易过分依赖微信社交场景,会让拼多多失去部分主导权,比如在微信严格的规则下,拼多多陷入“诱导分享”、“打扰用户”的争议中。微信倡导的是去中心化的生态,而拼多多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电商流量中心。
一位在2017年创业社交电商、前电商巨头中层管理者告诉《财经》记者 ,他创业做海外保健品社交电商代运营, 但发现其对内容、运营要求颗粒极高,需要大量人工,因此只能小而美,很难在微信生态上诞生平台级电商 。“ 这或许是微信想要的,无数分散的、中小体量的玩家,依附于大生态系统。”
“你觉得我在微信有什么特权?没有 。” 黄峥说 。 2018年1月,同样由腾讯持股的京东和美丽联合共同成立了子公司微选,将在微信级入口“购物”里建立微信内的电商新平台,而拼多多并没有类似合作。
拼多多正在利用如“APP点评返红包”之类等运营手段,鼓励人们更多去APP停留,甚至不用分享,直接在APP里拼团。根据极光大数据,拼多多APP的渗透率在2017年从年均1%左右提升到年末的19.37%。
这让拼多多部分脱离微信,进入更大的领域、更平台化的竞争。之前积累的分析用户的能力,在新的竞争领域,也能创造新的场景——个性化推荐。从千人十面、百面到千面,这是黄峥的远期战略规划。
成长于微信、从微信脱离,是发展需要也是未来需要,也是腾讯希望看到的——在互联网格局逐渐被阿里和腾讯两大阵营领导时,在阿里 “腹地”的电商领域 ,腾讯一直以来支持京东与其竞争,而现在拼多多成为改变这一格局的大变量——拼多多的迅速成长,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阿里对腾讯系产品美团、京东的打击,还能直接影响阿里电商流量母体淘宝。
在资本层面,腾讯对拼多多具有一定影响力。据《财经》记者了解,腾讯列席拼多多董事会。而工商资料显示,腾讯在拼多多持股 8%,是第二大外部股东 ,第一大外部股东高榕资本 ( 10% ), 就是腾讯与拼多多投资的撮合者,腾讯创始人之一也是高榕资本的LP。
滴滴CEO程维曾将与巨头的关系视为宇宙发展第一速度,只有冲破第一速度,才能有未来。滴滴曾受阿里和腾讯共同投资,维持平衡的关键点在于长得够快、够大, 才能定义自己的规则。对于拼多多来说,也是如此。
从创业公司到互联网第三极
拼多多用极短的时间,达到了阿里、京东数年的成长——也积累了多个壁垒:以让利消费者的方式,培养了3亿用户的消费习惯;大量关于用户特征和其关系的数据;过百万的商家。
但极快的成长速度必将带来集中爆发的问题——即使有了阿里、京东搭建的基础设施,像治理假货、物流与服务问题,以及最终如何提升客单价,阿里京东走过的所有坑,拼多多都要重新走一遍。而在竞争环境更激烈、消费者容忍度更低的环境下,有可能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拼多多已经走到第一个发展瓶颈期。根据极光大数据,从2018年1月到2月,虽然渗透率在稳步提升,但拼多多的月均DAU从峰值的4323万,降到了4013万,这是自2016年指数级增长后的首次回落。
消费者对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