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让VR脱离游戏机的定位走入寻常百姓家,然后从这个角度来开始做产品,如果没有解决场景问题,它就是一个在娱乐场所里面的游戏类的玩具。
另外是盈利模式问题,VR硬件创业者除了卖硬件,内容制作者除了卖内容,还有更好的打法吗?至少目前还没有。对于创业者而言,从一开始切入VR领域,就应该想着长远布局,如何寻求盈利,一般来说,这种迅速火爆的领域往往也会在迟迟看不到产出的同时迅速被投资人抛弃。比如早在2014年,智能硬件的概念喧嚣尘上,资本市场喊着智能硬件的元年来了,各大互联网公司与创业者在智能硬件上频频布局,但我们发现到如今,几乎没有一件可以风靡一时被人津津乐道而被称之为爆款的产品。当时疯狂涌入的智能硬件创业玩家目前还剩多少?所以说,所谓的元年,只是资本市场周期性需要的新概念。
围绕VR产业链上下游其中的一环切入 将核心优势化成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信很多人对关于犹太人与中国人创业的故事耳熟能详。一个犹太人来到小镇上开了个加油站。第二个犹太人来了,想到加油站的客户需要吃饭,所以开了餐馆;第三个犹太人来了开了个酒店;后面的接着开了超市等等,于是产业链各端厂商形成互补共赢的关系,一个经济繁荣欣欣向荣的小镇就这样形成了。而一个中国人来到小镇上开了个加油站,生意很火;第二个中国人来了,发现这个人的加油站生意火的让人羡慕嫉妒恨,于是也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第五个中国人过来都干同样的事,最后恶性竞争打折促销互相倾轧,结果加油站纷纷倒闭,小镇还是原来的样子。
VR创业领域目前就差不多是这样,大部分在做VR眼镜与头盔。比如灵镜CEO去年就表示,一年前相关做VR眼镜的公司不到10家,到去年年底,这个数字翻了近乎10倍。
笔者在这里想谈的是,VR产业未来若会爆发,那么必然有平台型的巨头公司出现,那么分散在产业链各处的VR硬件或者零部件厂商或者内容厂商必然会享受这一波红利,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带动了富士康与台积电等组装厂商与芯片厂商的繁荣。VR布局应该是同样的道理,创业者应该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有针对性的在核心优势点卡位布局,比如说游戏动漫类内容制作公司可以考虑分散一部分人力资源聚焦于VR游戏与动漫内容的前期制作,芯片厂商可以考虑如何提升自身技术比如4K的解码能力支持高解析度的游戏与视频,逐步从基因优势上积淀自身底蕴继而达成在VR领域的破局的能力。做投影光学系统设计的,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研发投入,以便于在未来可以做到适用于VR电影的棱镜与球面镜的光学零部件技术的领先优势。VR电影的未来可能是幕布是环绕在用户头上的360°空间,如何从这个技术点切入来给用户带来绝佳的视听感受也是创业者需要考虑的,传感器厂商应该意识到自身在VR产业中的核心价值,应有意识的去研发推动更好的人机交互的体验,这是实现深度传感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VR创业者应该要具有“产业公地”的思路,寻求在人无我有的产业环节切入,解决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即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其中的一环切入产品,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而不是一窝蜂去做同样的事情,一上来就都去做个头盔或眼镜,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炮灰。扎克伯格此前与马云聊天说到:我通常会说,你要想着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去开一家公司,很多人在没有想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就开了公司。
也就是说,VR创业者需要考虑的是整条VR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自身的优势在哪里,我处在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