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红包解决的,尽量不要用语言。” 2015年春节,最热门的话题当属红包。春节红包大战到目前已经告一段落,各家打出的牌虽完全不同,却都下足了血本。如今,回顾这场由红包大战引发的移动支付大战,各方都可谓是名利双收,而移动支付的概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不过喧嚣过后,各家也有各自的难题待破。
与2014年抢红包不同的是,首先玩法更多样。腾讯力推微信“摇红包”,并与春晚互动;支付宝红包在被微信封杀后,推出“口令红包”;百度钱包也发起“现金红包”玩法。
其次是,各互联网公司发红包不惜血本。腾讯称发65亿元红包,包括春晚直播时派发总额5亿元的微信现金红包和超过30亿元的卡券红包以及手机QQ的30亿元红包;阿里则称携手品牌商户发放约6亿元支付宝红包,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4.3亿元;陌陌、新浪微博、快的、优酷等也纷纷结盟支付宝钱包,狂洒“红包雨”。
单从数据来看,2015年春节的红包大战,微信方面的表现更胜一筹。实则是各自补足自己的短板。通过手机红包大战,微信希望获得更多的移动支付入口,支付宝则希望增添社交性。资深电子商务专家、万擎咨询CEO鲁振旺认为,“微信支付的优势在于新用户的拓展,微信用户的开通率;支付宝的优势在于,依托淘宝电商平台的支付环境优势,所以这一场红包大战中,都是赢家。”
不过,热闹过后,网络红包还面临安全性、监管等诸多待解的问题。
手Q红包的难题:如何稳固未来一代群体
腾讯在微信之外还力推手Q红包,其战略意图在于,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即微信红包更多是主打70后、80后,90后。QQ红包更多是聚焦80后,90后中的95后以及00后。数据显示,在QQ的用户年龄结构中,以90后最为活跃,占到39%,80后占32.9%,00后达11.3%。对于95后而言,他们的关系链大多在QQ上。而QQ的特性在于擅长抓年轻与未来用户,QQ红包的意图在于抓住年轻一代将其打造成未来支付工具的主力军。
另外是借春节时间契机,以红包激活转移到微信平台的QQ用户的QQ旧友同乡圈子,手Q由于有着传统社交关系链的沉淀,加之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累积,多年没联系的同学、老友、同乡等圈子与社交关系都沉淀在QQ上,而春节是一个有利的时间契机,一二线城市用户返乡,QQ群红包也带动、激活了许久未联系的旧友、同乡等社交关系链。相对微信而言,QQ有着长达16年历史的熟人社交圈的累积,是更加分散化的社交圈,对于四五线城市群体用户,QQ红包有更强的冲击力。
从用户群定位来看,腾讯同时力推两种红包事实上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各打差异化的用户群,覆盖最广泛的用户,也是基于不同用户群特性与场景的一种互补战略,但笔者认为,兵分两路不如集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这是一种优势资源的分散。而手机QQ的难题在于,未来用户的需求是多变的,移动支付发展趋势与用户成长性是变量,目前虽然已经融入了购物、吃喝玩乐、彩票、团购、大众点评团、滴滴打车等一系列支付场景,但与支付宝相比,支付场景始终是软肋,如何稳固与固化已圈住的移动支付用户,并铺设足够多的场景来圈住更多的新生用户,这成为手Q红包的一大难题。
支付宝:无须迷恋社交入口 场景背后是基因塑造力
可以知道,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QQ红包,其战略意图非常清晰,先做用户习惯,再丰富支付场景,提升腾讯自身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地位。无论是微信或是QQ,其本质是社交平台,借助春节红包这一工具抢占移动支付入口,目的是其为用户生活服务重塑场景。归根结底,其平台本质是社交为主,支付与电商是辅,支付与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