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消息,昨日(3月20日)中国移动公布了其2013年财报,中移动去年全年运营收入6302亿元,增速较2012年放缓。在通信服务收入中,数据业务增势良好,营收2069亿元,同比增长24.4%,然而语音业务营收首次出现下滑。5.9%的净利润下跌幅度,比此前多家券商对中移动的预测跌幅更大,同时也是中国移动在14年中净利润首次下跌。
而营运支出的压力仍在持续增大。财报显示,去年全年支出4945亿元,同比增长15.2%,当中销售费用与销售产品成本均有显著上升,手机补贴同比增长11%至263亿元。移动内部数据显示,营运支出占收入之比达78.5%,而在2012年与2011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3.8%和71.4%。
在双面夹击之下,移动2013年净利润为1217亿元,同比下降5.9%。同一年,3G用户数激增六成的中国联通,净利润同比增长46.5%,3G手机数据流量翻倍;中国电信的净利润增长率也达17.4%,3G用户数增长过半。
曾经一家独大的中移动,在这一年遭遇十面埋伏。
营收难题
据移动内部人士分析,营收方面的冲击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客户增长受限。随着通信普及率从2011年的74%、2012年的83%攀升至去年的91%,,移动的客户已多达7.6亿,可增长空间收窄。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凭借3G业务弯道提速的联通与电信,分割蚕食了移动原有的市场份额。
然而最显著的影响来自OTT的替代效应,包括微信、viber等多种即时通讯软件,向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语音、视频等多种数据服务,直逼传统业务。移动内部数据显示,语音收入去年同比下降3.4%,而短信及彩信收入已是第三年负增长。
财务总监薛涛海向媒体表示,OTT类服务确实严重冲击和影响了我们传统业务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表态,移动将从语音经营转向流量经营。
对其他两家运营商而言,冲击同样显著,但3G业务规模成为新的收入引擎。
2013年,联通新增7.6万个3G基站,3G服务收入规模达927.2亿元,同比增长五成,在收入来源中跃居首位。电信同样成绩斐然,全年实现移动服务收入人民币1138亿元,同比增长23%,3G用户总量突破1亿户。
在朝向流量经营的转型上,联通和电信已抢跑一步。联通的年报里多处提到将流量变现的举措,包括利用互联网电子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在细分市场开发推广“流量+第三方应用”流量资费模型的差异化产品,推出大流量包产品,从而在流量规模和收入上实现双提升。
反观移动,尽管2013年流量增长也达58.6%,但效益却远远低于语音和短彩信效益。
押注4G
此前多家券商预测移动净利润下滑的两样主要有二,其一是用于终端部分的推广成本较高,其二,是中移动对于4G基站的大手笔投入。
4G目前是移动手中最好的一张牌,而如何将其更好地打出去,涉及基站建设、终端研发、资费设计等多个环节。
移动方面解释,由于4G牌照在去年12月才发放,移动的4G建设做了相应的延缓,2013年的延缓量加上2014年的计划量构成了2014年4G的发展总量,占移动2014年资金和资产投入(CAPEX)比重的33%。
“中国移动正处于从传统语音经营为主向流量经营为主进行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流量经营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网络建设规模,这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资本和资金(CAPEX)投入的原因;二是智能手机、尤其是4G手机的发展速度。” 薛涛海表示。对于后者,移动今年以来加大了对手机厂商五模制式的要求,并将增加三成终端
补贴费至340亿元。
移动方面还透露,目前已和17家虚拟运营公司达成框架性协议。此间的竞合关系并不明晰:一方面,从全世界虚拟运营的先例分析,虚拟运营有助于充分应用资源,帮助移动深度挖掘垂直市场;但另一方面,这份协议将使市场竞争更多元,增加竞争压力。
“就中国移动来讲,我们正以一种谨慎而稳健的态度在推进这项工作。”在香港的年报媒体会上,发言人如是表示。
附图:三大运营商部分年报数据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