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拍戏不是拍剧本。
宋方金:在编剧结束的地方,导演开始;
在导演结束的地方,演员开始,
在演员结束的地方,观众开始。
《美丽的契约》中,演员在“调戏”自己的角色。
总结意见:千万别跟编剧吵架
对于“文字教”中人来说,编剧宋方金这几天荣登软刀子教主榜首。
他针对宋丹丹说的“拍戏不是拍剧本”及这番话背后的优越心态,几十个小时之内,哗啦哗啦上万字的三条长微博,把字玩到这个份上,好酒。
瞬间幕后灰头土脑码字的编剧,像涂了显形水的高人,加上诸多同行声援,这个群体拿起笔来打世界,不怒自威,不彰自刚的气质瞬间弥漫坊间,字里行间可圈可点,吵架也斐然,关键是不费劲,马拉松字码得心不慌腿不软,逻辑相扣,板砖到位,十字无影拳轮得跟流星雨似得密不透风。
说实话,这个阵仗打起笔仗来,几个宋丹丹也不是个。她观众缘不错是真的,编剧缘就此结下梁子。
编剧六六说过,我快乐写作,痛苦编剧,编剧是对写作的罚款,但是他们给的钱实在太多了,能买去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快乐,这次宋方金显然遇到了钱也买不起的不快乐。
很多编剧都视宋方金为自己代言,比如宁财神眼泪哗哗地认为“这是值得收藏的好文章,我会把它背下来,以后碰到爱改词的演员,就拿这个说事儿。”
在编剧结束的地方
大牌话事,演员凌驾角色正常吗
事情缘起宋丹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拍戏不是拍剧本”,编剧宋方金发表一篇长微博,矛头直指宋丹丹片场随意改戏、将个人凌驾于角色之上,造成作品走样、喜剧变成了闹剧,引发业内大论战。
宋方金的第一层意思是,“在编剧结束的地方,导演开始;在导演结束的地方,演员开始,在演员结束的地方,观众开始。”就是说盖术业有专攻,你唱罢我登场,做人要有次序,剧本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
八十年代初,王朔他们攒《渴望》的时候,电视剧剧本是有点玩闹,那时候电视剧市场是一张白纸,有王朔的脑子和笔头子,大家一边侃一遍拍,大江南北收视率无敌,那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曾经。之后就进入群雄割据,进入杂曲歌辞沙淘沙阶段。先是导演和编剧死磕,编剧要么写完拿了稿费走人,再也没眼看自己的作品,我听很多编剧朋友表达过这个意思,被改得一眼也不要看,谁提这个剧跟谁急。要么跟导演你死我活,最后砸了自己的饭碗,中国人多,人才乌恙乌恙的,你不写有的是人写,还比你便宜。李少红、何平曾经提案“导演是剧作者”,引发编剧反弹不比今天这拨小。
现在好了,编导矛盾都弱化了,大牌话事,演员凌驾角色。宋丹丹说“这个编剧不了解我”,“剧本太烂”,宋方金认为作为一个职业编剧,我只需了解笔下的人物,我不需要了解你,这是宋方金的第二层意思。
和艺术素养是两回事
口舌背后,是双方对幽默理解的致命分歧
宋丹丹说,“好的导演是讲故事,好的演员是演人物,不开窍的演员是演台词,你给他什么词他就演什么。其实你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该说什么话,不用那么死记硬背。”
宋方金说,《美丽的契约》中,演员在“调戏”自己的角色。宋丹丹老师在面对花美丽这个角色的时候,没有卑微感,没有戏剧感,只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优越感。她对这个人物是颐指气使的。
对于宋丹丹“私人定制”式的要求,宋方金列举了坊间名声更加tough的王志文和陈道明,“在电视剧《手机》中,王志文对我的剧本只字未改,但他以他的表演对剧本做了巨大的提升……和王志文老师不一样,陈道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