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钱荒”,有金融机构用传统思维建议央行采用降准等方式予以化解。央行未予理会。
于是,部分金融机构开始“逼宫”,一时间货币市场资金价格风起云涌,中小金融机构叫苦不迭。
随后,央行出手了。6月24日,央行官网披露了央行办公厅于6月17日签发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
央行所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在强调当前流动性总体合理之后,要求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央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这个信号一出,股市大哗,上证综指当日下跌5.3%。
股市慌了。
与股市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大幅回落。
6月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回落200.3个基点至6.489%,较6月20日的13.444%回落了695.5个基点。
25日,该品种利率再度回落75.3个基点至5.736%。资金价格距离正常水平已不远。
资金价格退了。
尽管机构们预计,本轮“钱荒”要延续到7月中旬,但有了央行的惩戒,这已经是一场有准备之仗,“胜算”很大。
在苦盼监管层救市未果之后,金融机构将注意力放在了自身资产的重新配置上,情况顿时发生了改变,银行间资金价格中枢回落。
既然金融机构认识到了错误,央行也就出手扶了一把:25日,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和正回购均告“隐身”。
25日,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证综指K线呈“金针探海”状,从午后最高下跌100多点拉回到收盘的负3.73点;从分时图看,上证综指则是一只翩翩飞舞的“海鸥”。这或许意味着市场赶底成功,抑或在为“七翻身”做准备。
金融机构和股市醒了。
他们意识到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那种动辄向监管层要政策的思维已经落伍了。
现在的工作重心是经济转型升级,相应地金融机构和股市也要同时升级。
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股市投资者在认知上则差距巨大。
诸如像社保、保险、QFII等则属于先知先觉的那种,其投资策略早已成功转型。汇金则起着平准基金的作用,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至于券商和基金等机构,在监管层的醍醐灌顶之下,其觉醒也会很快。
最苦的就是散户投资者了。多么悲催的一个群体啊,后知后觉不说,还要被专家们忽悠,如过山车般的市场走势也不能让他们领悟:股市已成机构博弈的场所,散户在这里只能是“鱼肉”。
退一步,买点基金、搞点定投,也许是这些不愿离场的散户投资者最明智的出路。
慌了,退了,醒了,是我们面对“钱荒”这个从没有经历过的事物的三种态度。但背后反映的则是大家对于决策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决心和魄力的认识上的不足。
“钱荒”教训了那些因循守旧不注重学习的人,也将唤醒中国经济中那些沉睡许久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