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民间借贷纠纷,浙江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顺生已于2月3日下午被刑拘,温州立人集团民间借贷案也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立人集团危机并非爆发于今日。
去年10月31日,立人集团向社会公告表示无力偿还债务。11月5日,立人集团公布资产重组的三种方案:一,债转股,债权人债务转成旗下上海意邦置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股权;二,分期偿还,债务分5年偿还,每年偿还本金的20%,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利息,利率以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计;若到期后仍不能按时还款,将拍卖资产偿还;三,认购旗下子公司江苏盱眙佰泰置业有限公司的待建房产。但今年2月3日立人集团董事长被刑拘,表明该集团的债务与资产重组未能成功。
“立人模式”是注定会爆发危机的企业发展模式。
此类企业的金融建立在高息借贷的基础上,无法经受政策与经济周期的风吹草动。立人在民间高息揽储已有十几年时间,借款数额庞大。此前,立人集团一位负责人曾透露,其涉民间借贷数十亿。温州市泰顺县官方则表示,目前该案所涉民间借贷数额尚在统计,涉及人数也尚未明确。但毫无疑问,以年息50%左右的资金借款十几年,经过数次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洗礼而能支撑至今,更像是一个奇迹。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正常社会中,经济奇迹能够长期存在。
立人应对危机的办法是以越来越庞大的高息融资,通过产业多元化寻找可能出现的暴利机会。事发前,该公司旗下已有学校、公司等共计36家,分布在内蒙古、江苏等全国各地,而经营范围也涉及教育类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投资等。
很明显,该企业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更像一家赌徒掌控的公司。当致命打击同时到来时,立人集团即轰然倒塌。
立人集团某负责人曾详解危机发生的三个原因。
其一,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该公司许多房地产项目出现卖不动的状况,资金无法回笼。其二,该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投资的煤矿产业,由于当年新出的“限产”政策,无法取得预期的客观回报。其三,这位负责人认为,“老百姓的钱也紧了,整个十月份都借不到钱了”。
概括而言,上述三个原因,分别是地根收紧、资源价格下降、银根收紧。三重打击同时到来,以高息资金维持多元发展的企业断无生存空间。
立人集团董事长董顺生值得同情。在长期借贷生涯中他能够维持信用,据传他曾自杀两次未能成功。董顺生在危机发生时曾表示:“我真想跪在泰顺父老乡亲的面前,发自肺腑真诚地说一句,我爱泰顺人民,再给我一次机会,把钱赚回来,还给大家!”“我爱我的育才,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老师!”这些话虽说是情急之下的自辩之言,但相信这位以校为家、有国外身份却没有一走了之的企业家,说的并不全是假话、谰言。
需要追问的是,作为当地最大的企业、高息融资十几年而能平安无事,有没有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当地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的原因?如果董顺生体现出了企业家的素质,信用在十几年内一直被家乡的父老乡亲认可,为什么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无法得到平价贷款,在十几年后最终被绞杀在高息融资这棵可怕的树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圣地,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没有建立基本的面向市场企业的金融体制,到底是谁的悲剧?如果泰顺等地的民间企业一一倒闭,最后中国的经济依靠哪些企业走出困境?
难道在做大才能避免破产的压力下,铤而走险的只有立人集团一家?我们看看总资产急剧膨胀的中铝、金融机构等企业,为什么前者利润如此之低,净资产收益率如此之低,而金融机构利润如此之高,为什么急于再融资?其本质与立人集团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只不过,无法得到体制内金融背书的立人集团走上了违法违规之路,而后者总能以平价资金、以获得更多资源的方法涉险过关。
这不仅仅是立人
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