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不会被记住的日子,但同样对一些人来说,会去反思会去拷问。作为一个文学家,鲁迅不可谓不成功,而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鲁迅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是当今社会弥足珍贵的。
说起鲁迅,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他的作品:《朝花夕拾》、《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精神》……他不仅仅是教科书上那些颇具代表的名词,他也不仅仅是成长路上每每被逼背诵的课文。他是每个人成长路上都要面对的态度及精神,是作为国民作为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自古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而恰恰是这些书生,有着最坚定的信念最执着的勇气以及最火热的情怀。他们的批判是因为爱,他们爱所以希望更好,当现实违背理想,他们会愤懑会失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赤子之心。
鲁迅便是这样一种人。先生弃医从文,目的乃唤起国人之麻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笔触尖锐乃至刻薄,一生用笔作战,而在这些文字背后,是先生对国家对世事的热爱与悲悯。“哀其不幸,怒气不争”,鲁迅爱他笔下的人物,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骄傲与缺陷,每个时代也都有每个时代的幸福与苦痛。百年前需要鲁迅,是因为时代造就国民的麻木及阿Q精神。而如今依旧需要鲁迅,是因为那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那些不堪入目的一些麻木与残忍。小悦悦事件重新让人们开始定义,当下社会的国民究竟应该怎样去重塑精神家园,怎样去寻找丢失的信仰与道德。
当两岁的小悦悦在被车辆碾压后遭遇18路人漠视,当第19个路人扶起小悦悦却被认为是炒作时,当社会必须以金钱来鼓励人们做好事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造就了这个社会冷漠的人心?是什么让人们不屑于雷锋精神?是什么让人们不敢做好事不敢帮助他人?当助人不为乐时,当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成为趋势时,这个社会最起码的良心在哪里?这个事件却激发大多数中国人深思: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仁义礼智信,我们曾经一度崇尚的品格,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什么时候,被国人无情的丢弃了。路不遗失,夜不闭户,人心向善的信仰,什么时候,远离了社会。是人们不敢做好事还是不愿做好事。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以笔作战,立志于自己矢志不渝的救国事业,他努力唤醒国人的良心和麻木,为的是有朝一日国人在面对同胞被欺之时,不再用看热闹的心态围观,而是团结一致。但现如今,“看客”又被重演。
鲁迅《祝福》里有段话,可能很多人都读过。“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就一齐留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这种现象无不透露这一种悲凉与气愤。
有人说,中国人都有着看热闹的小市民情结。说实话,人都有劣根性,但这种劣根性不能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能丧失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与良心。面对小悦悦事件,很多人扪心自问,如果他也是路人又会怎么做。绝大部分人会说拨打110或120,很少有人问心无愧地说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孩子然后送往医院。
人们究竟担心的是什么?确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好人被冤枉的事实。时下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是,老人跌倒究竟应不应该扶?这不仅是道德问题,亦是社会问题。扶起老人本是非常小的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社会话题。众多的“彭宇案”不可谓成为人们斟酌的一个理由。毕竟没有人愿意在做好事的同时再付出10万元。老者不自重,法律不维护正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