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QQ均价约4万元,宝马七系均价150万元,我不知道奇瑞的老总见了宝马的老总,会不会批评他把七系卖得太贵了,不利于宝马走向普及。你觉得这个假设可笑吗?类似一幕真实地发生在了联想身上。
在7月召开的A60智能手机发布会上,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不指名道姓地对苹果进行了抨击,他说:“移动互联终端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但大多数厂商,尤其是国外厂商的智能手机动辄卖到3000元到5000元,他们太阳春白雪,要想让普通消费者也享受到丰富的应用,能指望洋品牌做这样的普及工作吗?他们是靠不住的。”
一个企业的产品价格高低,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品牌力与产品力,无论走高端或者低端,必须与企业实际竞争力相匹配,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宜姿态过低。
显然,联想并没有理解“产品定价取决于企业定位”这一原则,以至于把走低端当成了高风亮节。
在我看来,联想不仅不该批评苹果,还应该好好感谢苹果,正因为苹果开辟了智能手机市场,才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提供了机会,如果苹果真的将产品线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全线覆盖,联想A60有没有生存空间都是一个问号。
苹果压根儿就没准备当“智能手机普及者”,在苹果看来,如果能够赚更多,只有傻瓜才会拒绝拾钱。
实际上,乔布斯的胃口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已经有消息称,苹果将联合谷歌推出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售价不超过150美元。这对联想是个好消息吗?
如果把联想与苹果相提并论,相信“苹果控”会愤愤不平。与苹果相比,联想的劣势显而易见,最大不足是技术与品牌,尤其是前者。技术与品牌乃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到目前为止,联想都没把这两个根基打扎实。
成为受人尊重的国际品牌,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梦想,相信联想也不例外。这些年,联想在全球市场辛苦打拼,不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稍有营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唯有名牌才有附加值,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很大程度上缘于品牌力不足。
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因为品牌定位太低,导致无法与国际品牌形成正面竞争,只能靠低价格取悦消费者。不仅对品牌造成伤害,还造成企业利润大量流失。
反观国际品牌,无一不是走“高品质,高价位”路线。因此,我更想对杨元庆说的一句话是:联想需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变成高端品牌,而不是把苹果拉下水。联想要想成为国际级企业,必须建立“国际企业思维”,而不是试图用“中国企业思维”改变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些年来,虽经多方努力,联想仍未登堂入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检讨联想和惠普、微软等企业的差距,不外乎技术和品牌两个方面。因为技术力不足,导致联想始终拿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因为品牌力不足,导致联想无法赢得中国本土之外消费者的尊重。同时,因为技术力、品牌力双不足,导致联想盈利能力不容乐观。以2010年为例,联想集团营业收入约1400亿元,是中国另一著名企业格力电器608亿元的2.31倍,而利润只有17.7亿元,约为后者43亿元的43%,一半还不到。与苹果相比,联想的差距更明显:2010财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亿美元,利润34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1.6%,是联想集团同季度利润的17倍之多。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联想没有资格对苹果说三道四,联想需要做的是,谦虚地向苹果学习,学习苹果凭什么从一家濒死企业蜕变而为“全球最高市值”企业,学习苹果凭什么不做广告而产品供不应求。联想不可能永远徘徊在主流IT企业门槛之外,对于联想而言,实现从“营销主导型”企业向“技术主导型”企业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企业必须清醒地看到:低端品牌做不出国际企业
,国际品牌需要高端产品支撑。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西门子,而不是把苹果、西门子变成中国企业。